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继续下滑,达到2.57亿部

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继续下滑,达到2.57亿部

作者: 时间:2023-07-04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 收藏

据 DIGITIMES Research 统计,2023 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场继续保持下滑态势,出货量同比、环比均减少。进入 2023 年,全球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都遭受通货膨胀的压力,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减弱。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2307/448269.htm

机构统计数据表明,2023 年一季度全球出货量 2.64 亿部,同比下滑 13.2%;二季度出货量 2.57 亿部,同比减少 6.4%,环比减少 2.7%。

由于二季度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因此 DIGITIMES Research 将 2023 年全年出货预测下调了 2300 万部,至 11 亿部。对全球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预测,从最初预计的 6.79 亿部大幅下调至 5.77 亿部,同比下降 1.9%。

该机构表示 2023 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高于此前预测,达到 6200 万部,同比下降 7.2%。同期非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滑 14.9%。

近年来,由于全球消费市场表现较为低迷,对整个手机行业的销量产生了很大影响。IDC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12.06 亿部,同比下滑了 11%。受此影响,当前整体智能手机产业链处在三重相对的底部,即盈利、估值和位置的历史阶段性底部。

自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承压以及通胀等因素影响,全球手机市场持续疲弱。国内市场方面,国内手机市场也继续保持疲弱态势,但已出现逐月改善的积极迹象,下半年行业增速有望实现同比转正。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5 月我国手机出货量为 2603.7 万部,同比增长 25.2%,增幅为近一年半以来的第二高位。而自今年 2 月以来,我国单月手机出货量均没有出现负增长,1-5 月累计出货量 1.08 亿部,同比小幅下降 0.7%,转正已指日可待。国融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目前,主要智能手机厂商库存水平已基本恢复正常。

此外,令手机产业链振奋的一个消息是,近期华为上调了 2023 年手机出货量目标至 4000 万部,而华为年初将这一目标设为 3000 万部。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Omdia 数据,华为 2022 年手机出货量为 2800 万部,若 2023 年能实现 4000 万部的出货量,这一增幅将超过 40%,增长将十分强劲。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也成为目前唯一一家上调出货目标的手机厂商,苹果等主要手机厂商基本以砍单为主。

今年三四月,华为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手机:P60 高端旗舰手机、Mate X3 折叠屏手机、nova11 中端旗舰手机。其中前两款手机销量可观,带动了华为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华为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大增 41%,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从去年 6.2% 上升到 9.2%。

手机产业链企业受益

对于下半年来说,手机产业链最大的惊喜或仍是华为的逆势增长。受益于新机发布节奏的加速,以及华为手机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升级,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华为出货量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逆势增长。

据市场消息,华为在下半年可能将推出 Mate60 新机,这将推动华为提升其中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令产业链相关企业受益。华泰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表示,华为上调手机出货量目标以及高端机型的顺利发布有望对上游产业起到拉动作用,建议关注华为手机产业链和国产替代核心环节 (射频、天线、滤波器) 供应商投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还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折叠屏手机赛道则风景独好。IDC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增 52.8%。

除华为外,小米、OPPO、荣耀和 vivo 等品牌也不断发力折叠屏手机市场,Ville-Petteri Ukonaho 数据显示,上述手机品牌在今年一季度的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中均实现了市占率的提升,显示出该市场成长空间极大。

当前,国内折叠屏手机产业链发展已逐渐成熟,实现量产供货的本土企业也越来越多,产业链涉足屏幕、盖板材料、铰链等重要零部件、配件。目前,有能力生产可折叠柔性 OLED 面板的厂商包括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和 TCL 华星光电等。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当前折叠屏手机市场处于苹果缺席空窗期,安卓系紧抓高端市场导入契机,不断更迭折叠屏产品抢占市场份额,预计 2023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52% 至 2270 万台。



关键词:智能手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