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中国本土 MCU 开始涨价

中国本土 MCU 开始涨价

作者: 时间:2024-02-01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 收藏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兆易创新 32 位 MCU 现货价格上涨 10% 至人民币 7.7 元,而意法半导体元月 32 位元 MCU 价格则继续下跌,下跌 16% 至人民币 10.5 元,两者走势不同。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2402/455283.htm

大摩指出,兆易创新 32 位 MCU 反弹,主要是由于通路库存压力减轻,经销商不再大幅给予折扣销售产品。目前,通路库存为 1.5 个月,2023 年 12 月为两个月,库存确有下降,但市场需求依然疲弱,在过去一个月基本上几乎没有变化,消费者需求复苏缓慢。

产业界人士指出,由于消费性市场需求不温不火,库存持续消化中,MCU 市况短期能见度较低。厂商认为,整体市况复苏仍取决于总体经济走势,然产业已在 2023 年第四季步入谷底,伴随库存恢复正常水位,2024 年应较 2023 年乐观。

中颖电子预计 4Q23 营收 4 亿元,3Q23 公司家电 MCU 销量下滑导致营收承压,4Q23 营收同环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家电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公司家电 MCU 订单增加,但当前对 1Q24 需求的可见度仍然较低。价格方面,2H23 公司家电 MCU 及锂电管理芯片价格基本稳定。

家电 MCU 需求改善,欧洲、日本等海外地区品牌客户订单陆续放量,车规 MCU 已应用于汽车散热风扇领域,新项目将陆续导入。

从台系 MCU 厂商的营收状况,盛群 2023 年第四季营收仍持续衰退,新唐表现也仅持平,但亦有世纪、应广、通泰、松翰、紘康、陞达科技、笙泉等,第四季营收呈现季增长及年增长。由于 2023 年第三季度的 MCU 传统旺季不旺,MCU 厂商依然面临去库存问题,同时,2023 第四季度为传统淡季,叠加整体消费类市场并未大幅回暖,客户拉货动能不佳,导致厂商营收仍呈疲软态势,新唐、松翰、盛群、凌通四家中国台湾 MCU 厂商 2023 年 11 月合计收入同比下滑 18%,跌幅较 9-10 月有所扩大。

新唐表示,当前 MCU 产品短期能见度偏低,客户补货动力保守,部分产品有季节性压力;盛群表示,MCU 尚未出现明显复苏,当前订单主要来自血糖测量仪等健康类产品;中颖电子表示,订单能见度不高,2023 年 Q4 市场有所恢复,增量来自白电和小家电 MCU 的订单;中微半导表示,公司 MCU 产品在 2023 年 Q3 末开始出现结构性缺货,主要出现在消费电子和无刷电机控制芯片领域。

工业应用方面,仍在去库存阶段,意法半导体表示,2023 年 Q4 中国工业市场 MCU 需求不及预期,订单能见度较低,兆易表示,工业 MCU 市场仍在去库存。汽车应用方面,下游 Tier1 和车厂面临芯片库存压力,汽车 MCU 还在去库存周期,瑞萨汽车产品库存自 2023 年 Q2 以来持续下降,恩智浦预计汽车业务 2024 下半年完成库存去化。物联网方面,乐鑫经过连续三季去库存已经达到健康水位,展望后续库存平稳,公司同时表示进入 2023 年 Q4 时海外实际提货开始有明显复苏,可能由于 Q4 含有海外的主要销售旺季。

「公司的车规芯片供应基本恢复正常,相比此前缺芯,现在 MCU 价格下降约一半,降价的产品包括 M0、M3、M4 内核和 RISC-V 内核的 MCU。」一位头部车规 MCU 设计厂商人员告诉记者,该厂商目前量产的是中低端车规 MCU,用于汽车车身、座舱、车灯等处。多家芯片代理商也告诉记者,近期不再有大规模缺芯,其中国产芯片基本不缺货。

有芯片代理商告诉记者,进口车规芯片价格也在下降。缺芯期间上涨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价格不具参考性,现在不少进口芯片价格接近缺芯前,主要问题是有部分进口车规芯片供应紧张。

据分销商富昌电子近日公布的市场行情报告,2023 年第四季度不少芯片供货期缩短、价格平稳,但主要的海外车规芯片厂商汽车芯片供货期仍较长,一些车规芯片货期比缺芯前延长近一倍。

联创杰 2023 年 12 月现货市场行情分析称,意法半导体原厂未来一年的重心将是汽车芯片需求,个别紧缺物料货期依旧在 30 周以上;恩智浦汽车 MCU 产品供应仍受限,32 位和 DSP 产品线第四季度许多产品交货时间仍有 54 周,原厂持续看涨电动汽车领域需求。

展望 2024 年,市场法人认为,整体产业有望迎来回温,不过,MCU 市况订单能见度短,目前仅能确定 2024 年第一季将为谷底,但是否大幅回温,仍须观察。



关键词:本土MCU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