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测试测量>设计应用> 均速管流量计--简便、价廉、节能的流量仪表

均速管流量计--简便、价廉、节能的流量仪表

作者: 时间:2013-08-31 来源:网络 收藏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各总压孔所测总压反映了管道中的流速分布,由于流速不等,所测总压也不相等,这些总压在高压腔中“平均”后输出的压力,就是管道中平均流速的总压。实际并非如此,由于各点总压不等,在高压腔中会有流动,甚至在孔的边缘还会有涡流,这都将产生压损。1975年,William.H.等人曾对此进行了测试、研究,也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但这个经验公式中还存在一些系数有待实验去确定,无法直接算出平均流速差压值。因此,迄今为止,无论采用哪些方法来确定总压孔的位置与数量,最终还是需通过实验标定来确定流量系数K。由于随着流量的变化(即Re的变化)时,流速分布在靠近管壁处的变化将比管道中心大,对数—契比雪夫的总压分布,在靠近管壁处要多一个测点,以适应这种变化,也更为合理。

易忽视的热点——管道

30多年来,厂商对以上两个问题都不遗余力,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但就本身而言,仅是一个多点流速计,它只有插入管道中才能测流量,才可称为。况且,管道对均速管的流量测量的影响举足轻重,不可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直管段长度

均速管前直管道长度必须达到20~30D,以保证流速分布为充分发展紊流,只有这样,仅测几点的流速才可能推算流经整个截面的流量。否则,管道中的流动将如图3所示,比较复杂(在其他阻力件后,情况也类似),流速分布不仅不对称于轴线,还会有横向流动(二次流)及漩涡,仅测直径上几点流速能说明什么问题?又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2、 管道内径

均速管只能测流速,要测流量必须乘管道截面(圆管要测内径,矩形管需测宽与高)。而它又是一种插入式仪表,实际应用中,往往很难或并不认真测内径。

ISO7145就认为,在无法测内径时,允许用软尺测管道外径的周长、估计壁厚来确定内径,这样做当然更无法确认管道内壁的腐蚀、积垢等情况的影响。如此确定的管内径,怎么能保证准确,而从下面分析可看出管内径的准确与否,将成为影响均速管流量测量准确度举足轻重的因素。

流量准确度的估算

如仅考虑主要因素,均速管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①式中QV为容积流量;C取决于各参数单位的系数;D为管道内径;DP为输出差压;x为流体密度。由①式推导的流量不确定度为

从上所述,制造厂对均速管检测杆的形状、测点位置,做了不懈的努力,它们只会影响输出差压Dp的大小,而从②式中可知管内径D的相对误差sD/D对流量精确度的影响将数倍于差压Dp的误差sDp/Dp。

此外,公式①中的流量系数K即使厂商逐台标定,也是在实验室的特定条件下得到的,而现场往往达不到试验室的流场条件,这时采用厂商提供的流量系数K,也将带来较大的误差。早在20年前,W.Rahmeyer和C.L.Britton在阻力件(弯头、闸伐……)后2至12D处安装均速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测试。测试表明,在直管段不到4~5D时,流量系数的偏差将达到±8%以上。

上述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管道(包含内径D及直管段长度L)是影响均速管流量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在工控系统中的位置

现场中直管段长度取决于工艺要求,很难为照顾来安排20D以上的直管段,而没有足够长的直管段,均速管就必须面对误差可能达到±8%的严酷事实!均速管在工控系统中还有无立足之地?

均速管在工控系统中只是一个提供信息源的检测环节,它的输出所反映的流量信息,应正确无误地反映流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确切值,在这里重复性的重要性往往大于准确度。例如,在锅炉的燃烧调节控制系统中,应测空气流量,并以此调节、控制燃料的大小,以保证最佳的燃烧效率。这里只要均速管的输出与流量存在确定的单值函数关系,且不随意变化,即重复性较好就可以了。至于空气量的确切值是多少(准确度)并非系统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不涉及物流的结算(贸易、经济评估等),准确度就是非主要考虑的问题。

30多年来对均速管的研究表明,在直管段达不到要求情况下,其误差可达到±8%以上,但重复性往往可做到0.5%。只要使用目的不是贸易结算(如天然气的计量),而是用于工控系统的调节、监控,均速管就以其结构简单等优点,特别是大口径情况常做为首选仪表,而大有用武之地。

发展、创新面临的问题

均速管问世30余年来,以其结构简单等优点在流量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些优点却不可避免地为它带来了以下3个缺点:

1、准确度较低

多年来,均速管发展的型号近20种之多,由于是插入形式,只能通过检测杆来反映流速,无论在上面取了多少个测点,也只能反映管道截面上直径(或宽、高)上的流速分布,在直管道达不到要求时,这些点失去代表意义,准确度难以优于±3%。

2、输出差压小

均速管是根据皮托管测速原理,通过测总静压来推算流量,常用于大口径测气体情况,这时输出差压仅几十帕(几毫米水柱)。这是它的原理与结构所决定的,研制厂家多年来虽不遗余力在检测杆上大做文章,但收获有限,最新推出的T形结构,即使按厂商所说提高了20%输出差压,从实用角度来看所提高的输出差压也无济于事。

3、易于堵塞

由于必须通过检测孔来测流量,只要流体中有粉尘、固体颗粒、凝析物等,堵塞就难以避免。虽易于拆装,甚至可不断流进行检修,终不是好事,为用户难以接受。

均速管的研制者30余年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不懈努力,做了不少改进,但如不跳出旧的模式,就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似已山穷水尽疑无路了。但如果打开思路,与其他某种仪表取长补短,是否能柳暗花明又一春?笔者为此做了尝试,于1986年取得一项专利(CN852045298)确有些效果,但不明显,最近在此基础上又做了改进,正申报专利,以期对均速管的推广应用尽微薄之力。(end)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