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揭秘美光:DRAM霸主养成记 紫光能收?

揭秘美光:DRAM霸主养成记 紫光能收?

作者: 时间:2015-07-22 来源:工商时报 收藏

  据报载,中国大陆清华紫光集团拟以23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美国大厂,引起业界震撼。2014年第4季,市占率居全球第三,仅次于韩国三星与海力士,为国际间唯一可以与韩国抗衡的厂商。紫光的收购行动无异又增强红色供应链的实力,显示中国大陆发展半导体的决心。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77609.htm

  事实上,的成长茁壮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它是唯一成功战胜1980年代日本DRAM厂商冲击与1990年代韩国崛起的美国厂商。该公司过去不败的传奇,正可作为我国因应韩国竞争与大陆红色供应链崛起的参考。

  1980年代中期,日本DRAM厂商以低成本及生产优势,大举抢占国际市场,成功打败当时的霸主美国,美国11家DRAM厂商倒了9家,仅剩下美光与德仪(TI)。1990年代,韩国三星挟着低价优势,驱逐品质优良的日本厂商,至今已无日本厂商生产DRAM。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分析,在1980年代美国DRAM厂商败退的原因是:过时且短视的市场策略、发展与制造的技术能力不足、忽视人力资源、以及政府与产业缺乏合作等。另外也有归因于产业结构、汇率以及资金成本过高等。不管什么因素,美光皆成功地予以克服。

  美光成立于1978年,此时正是日本DRAM产业成长茁壮期。美光以设计能力见长,之所以成功抵御日本的原因是它特殊降低成本的设计。美光专注在增加每一晶圆中的晶片数量,并极小化需要建立的层数,以此降低成本。此一设计能力足以与日本强大的制造能力匹敌。不像其他美国企业只会追求大而无当的创新,美光专注于发展降低成本的技术,使得在与日本厂商价格战中不被打败。

  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美光都还是一间小公司,即使追求降低成本,对于日本大规模的制造仍备感吃力。1986年,在其他9家美国公司皆倒闭后,美光采取其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对日本提出反倾销的控诉。最后日本与美国签订半导体贸易协议,规定日本在美销售DRAM价格必须高于美国所订立的公平价格。

  美光由此协议得到很大的利益,不但重拾价格竞争力,其销售额在1986至1988年间成长了6倍。在价格保护下,其原先降低成本策略变得较不重要。反而若欲成为DRAM的全球领导者,必须从事产品的创新研发。因此,美光开始改变策略,致力于开发更高阶的产品。1987年,美光成功开发出1Mb DRAM;1991年开始转换成4Mb DRAM。同时,美光也像日本公司一样开始重视生产制程的改良。

  在1990年代韩国三星崛起的期间,美光采取两项重要策略,一为并购德仪半导体部门,另一为与英特尔策略联盟。1998年,美光以8亿美元购买德州仪器半导体部门,藉此获得重要技术与研发能力,并增加规模分摊制造成本。1998年,美光更进一步与英特尔结盟,由英特尔投资美光5亿美元,从事下一世代记忆体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自此,美光与英特尔一直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美光在高阶产品的市场。

  1990年代,美光的布局仍限于美国。进入21世纪,在三星威胁有增无减下,美光运用一连串的海外并购与合资,正式进入全球布局的阶段。主要对象为在DRAM竞争中败退的日本厂商以及生产成本较低的台湾厂商。美光并购了日本KMT、东芝在美国的半导体工厂、以及全球第三大厂尔必达;并购买台湾华亚科的股权,与南亚科建立策略联盟。尤其在2012年尔必达宣布破产后,美光以2,000亿日圆收购,使市占率大幅增加。此也形成在DRAM领域由美日台联手对抗韩国的局势。

  美国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Allan Afuah指出,企业欲保护利益以继续在市场存活的方法有二:一为持续降低成本;二为不断进行产品差异化。美光将两种策略运用在不同时机上,甚至不同产品上,故而灵活的产品策略为其第一个不败的秘密。

  另一个不败的秘密,为其全球布局策略。为因应韩国厂商的挑战,美光善用各国厂商的竞争优势,整合成为本身的优势。因此可同时具有优秀的技术能力与低成本的制造,使美光不再属于某一特定国家,而拥有各国的特质与优势,如此即可避免某国因本国条件不佳而整体产业被取代的情形。



关键词:DRAM美光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