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业界动态> 中国半导体资本市场运作的几种趋势

中国半导体资本市场运作的几种趋势

作者: 时间:2004-11-03 来源: 收藏


半导体代工业是需要最大规模投资的行业之一,被喻为 “烧钱机器”。我国目前在建、拟建的生产线约有28条,建成这些线约需要资金230多亿美元。2000年前后建的生产线,到现在才短短3年左右的时间,按照行业发展规律,一条8英寸生产线一般需要5年的投入才能获得回报。所以,内地的半导体代工企业绝大多数处于没有盈利状态。有消息称,上海11家芯片生产企业中,只有上海贝岭和上海先进半导体实现较小盈利。  芯片产业一直是国内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热捧的焦点。作为科技含量和核心产业价值最高的行当,迈开步子前进是可以理解的。支持的路径也大体相同,国内银行贷款、产业基金、风险投资、上市等。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3696.htm

  内地半导体企业正因为巨大的亏损和资金断裂而积极谋划上市去“圈钱”。亏损状态下的急剧扩张,使得半导体行业的资金断裂更加凸现。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等以前主要的融资手段已经不能填补这些资金缺口,而且,银行收缩贷款,股市不景气且融资规模小,到海外上市融资成为半导体企业的必然选择。为了与国际接轨,在产业复苏之前,达到最好的展业状态,这是产业的好兆头。但如果上市是为了不理性的“烧钱”就会陷入轮回的怪圈里,无法自拔。


海外及香港上市前景暗淡

  3月17日和18日,中芯国际先后在美国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终场大跌8.71%,上市第一天跌破发行价,这也使得中芯国际陷入了外界的质疑之中。中芯国际的表现必将影响到宏力半导体、华 虹NEC等上市的IPO前途。

  美国银行对中芯国际股票的评价为“选择该股就是选择中国的半导体市场”,评级为“卖出”,目标定价11.5美元,该研究机构认为如今该股价偏高。

  宏观上出现这种情况,美国投资者和策略分析师对半导体行业信心不足是最根本原因,认为半导体行业在2005年将达到最高峰,而后的市场并不看好,并对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期望值进行了下调,这一观点导致了包括英特尔、台积电、中芯在内的半导体企业股价都受到下挫。中芯国际现在最要紧的是继去年盈利后再创好的业绩。中芯国际近来遭遇麻烦事不断,股市上的低迷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并面临着重重挑战。

  微观上,其上市时间正处在市场高点,所以一开始的认购受到热烈追捧,而市场稍有一点波动就会影响其股价跌宕。

  中芯国际在香港上市后,股价一直在发行价以下的潜水,最低跌破过2港元。正如所料,最近华润上华(CSMC)科技表示,已经放弃了在香港发行6.83亿港元股票IPO上市的计划,这是中国资源集团控制的企业今年第二次遇到IPO问题。华润上华原计划确定的IPO价格,招股价格在73港分到1.1港元。但是公司表示已经废弃了在香港股市主板上市的计划。

  据了解,华润上华原计划今年上半年开始动工兴建这座工厂,这也是华润上华的第一座8寸芯片厂。

  据业内人士透露,华润上华FAB二厂建设的两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虽然采用的是二手设备,但是预计整个总投资也将要达到10亿美元。

  华润上华此前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上市集资主要计划将用于集团未来的扩张,其中包括购置二手设备以提高晶圆一厂的产能,并在8英寸MOS晶圆生产线的二厂安装设施、建立净化间及作为其他预备资金,2005年会斥资2.4亿美元,购买二手8英寸芯片制造厂的机器,以把每月产能提升至1.1万片。

  就算是加上该项目中无锡市政府方面将要拨的一部分资金和银行的贷款,华润上华方面建设新厂的资金压力还是相当大。

  在2003年8月5日,华润上华从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投资公司以及坦伯顿公司、Crown Crystal投资公司等公司手中获得6700万美元的首轮投资,而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再到全球资本市场实现私募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由于错过了6月30日的上市最后截至日期,目前华润上华要想在今年重新在香港股市实现IPO就必须补充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资料。据了解,华润上华正同其上市主承销商花旗集团商议补充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资料。

  是否能够实现IPO显然还要看市场的反馈。由于中芯国际在全球IPO时定价太高,在实现IPO后便一路下跌。到6月低,中芯国际的股价已经跌掉了30%多,一些投资基金和散户损失不小,这无形中影响了此后中国芯片代工厂在海外的上市吸引力。

  在中芯国际股票“跌跌不休”的情况下,华润上华就算及时补充好了第一季度的材料,但能否在香港股市实现IPO并筹集足够的资金目前还是一个谜。也就是说,华润上华二厂的建设显然也就势必要看香港资本市场的脸色。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在11月份表示,华虹NEC将在2004年上半年到香港主板上市。另外还有上海前进半导体。

国内融资风险增大

  对于高端的芯片制造技术和设备,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严密封锁。由于高投入高风险,市场化的融资不会选择这个产业。这个同时也是高利润的产业关系到国家战略,银行贷款现在成为国内通行的融资渠道。

  如总投资60亿美元的宏力项目,一期贷款总金额8.3亿美元,由7家银行组成银团,由中资银行操作。

  资本市场中的非市场化因素往往是最大的风险起因,如按规定,对于投资较大的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一般规定了外资到位年限、每笔外资到账的最小数额。但银行往往不等外资到位,贷款就已经放下去了。

  风险投资是不会在技术不领先、投资过大、产出不明确的情况下投资的。芯片行业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生产线已经饱和,高额回报期已过,要求降低成本。芯片行业技术换代频繁,设备高速折旧,一般是三年的暴利期,过后,这些设备都是很便宜的,如果我们还是新投入,还要提折旧,再加上人工费,可以想象成本有多高。


市场呼唤理性

  从2000年开始刮起的“烧钱”热,毕竟已经成为了历史。

  国内某号称最大的芯片封装厂的建设应该引以为鉴。3年来,这家外商独资企业实际到账外资仅1300万美元,土地、厂房建设全部由内资解决,而向几家银行共贷款4亿多元。如果倒闭,这些专用厂房、已经到了报废期的设备能拍出什么价格,贷款如何回收。

  去年,中诚信已经把曾经号称“国内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企业”的信用评级下调为CCC。

  地方政府人士的看法是,评估是由企业自己评估。是为了配套而建只要满足配套要求的生产量就行,所以企业讲多讲少没多大关系。因为有三项好处:外资吸引到了;解决了当地的就业;有个产业过来了。对政府没什么损失。由于涉及国际关系问题,外资背景的芯片企业的融资不能公开。

  知情人士的说,某公司拿下了大面积的土地,地方开出的土地出让价格是10美元/平方米。

  金融专家分析认为,芯片又被定义为不得不发展的产业。这里市场化的银行又回到了计划经济中拨款的角色,但他的名称是贷款。

  地方政府的有关人士说,境外公司把二手线拆过来我们又不能说不允许。拆线和全世界采购的概念是一样的。企业只要把生产线建起来,你没有办法限制这个线一定要最新的设备。一条封装线最起码要3亿到5亿美金。但如果这套设备已经运营3年了,那么它应该折旧为零。但旧设备入股的时候还是按照3亿美金来计算的。

  各地为引得高新产业,争相在地价、税收、电价等方面进行无底线的优惠政策大赛。一亩地的开发成本在22万元左右,而卖给外企每亩不过5万元,有的甚至是白送。

  国内专业化的中外合资信用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近期向银行发出示警:谨慎介入芯片产业。

  对芯片制造厂来说,生产的是工艺与产能。一个芯片制造厂的投入如果是10亿美元的话,一片芯片最多卖1~100美元,也就是产量必须达到10的8——9次方,企业才有赢利的可能。如果工厂的产量达不到或者开工不足的话,就意味着亏损。一旦“跟风”失败企业就会骑虎难下,所交学费巨大。

  只有走市场化操作,走世界上通行的科学、规范,才能够避免形象工程、长官意志的头脑发热,才能冷静分析、科学评估,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盲目。正视风险的存在,但是不必要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这就是靠理性。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小田说::热闹并不代表一个产业的繁荣。

  王阳元一再呼吁,要人们警惕我国在芯片生产线引进和建设方面的盲目性、分散化和“一窝蜂”现象,避免高科技领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层次恶性竞争。


国外企业的某些融资渠道

  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的巨大需求是一块巨型蛋糕,刺激着国外芯片企业的敏感神经。他们纷纷来华建厂、设立研发基地,都是为了分得一块蛋糕。

  他们在资本运作中的方式,如产业内部优化、调整,转移设备,剥离或外包等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

  如最近,韩国现代半导体与意法半导体合作协议在中国合资建造一家半导体工厂,合资金额可能高达15亿美元。而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现代和意法半导体项目15亿美元的投资中,由现代和意法半导体各出资5亿美元,其余的5亿美元由无锡方面提供,这正是吸引现代和意法半导体最终决定投资在无锡的一个重要条件。

  上海的商务成本过高,这也是现代和意法半导体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此前的联电和英飞凌就是出于这种考虑而转向临近的苏州。

  现代需要在本国市场以外建立一家稳定的芯片生产基地,以保持公司的竞争力。竞争对手日本,美国和欧盟已经对产自韩国的现代DRAM征收了高额关税。

  据悉,现代半导体和花旗集团商定出售非内存部门即将签署协议。出售非内存部门将有助于筹集资金并减少债务,逐渐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具称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在中国建内存芯片生产厂。

  英特尔日前和常州一家纳米技术公司签订生产技术和设备移转协议,提供8寸晶圆所需生产设备,这是英特尔首度与中国厂商达成类似协议。

  台积电财务副总经理兼新闻联络人何丽梅说,台积电上海8英寸晶圆厂投资额共计8.98亿美元,除了自有外汇3.7亿美元之外,其余向中国银行贷款与设备作价。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松江区政府为台积电的厂区厂房建设已先期垫付20亿元人民币(约2.4亿美元),待台积电进驻后再由台积电(上海)公司回购。预计松江厂将有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亏损。但张忠谋很有信心地认为,长期来看,未来的五年、十年,松江厂在贴近大陆市场的情况下,会是一个很赚钱的厂。

(来源于:照明工程师社区)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