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电信业重组+3G牌照发放预期:谁将受益?

电信业重组+3G牌照发放预期:谁将受益?

作者:苏江 时间:2008-05-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电信业重组的消息和随着而来发放预期给市场给市场带来的行情并没有能够持续。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83204.htm

  5月27日,和3G板块成为两市跌幅靠前的板块,其中中的中天科技、上海普天、亨通光电、南京熊猫、东信和平和亿阳信通都曾在盘中一度跌停,最终跌幅也均超过5%;3G板块中,仅同洲电子和中卫国脉两家公司延续了此前的强势,继续涨停报收。

  “6合3”运营商比拼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络及客户;剩余的联通和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尽管目前政府并没有对于的发放给予明确界定,不过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移动将获得TD-S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而重组后的新联通将获得WCDMA。

  A股仅有的一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在上周五(23日)上涨5.18%后在当日下午被紧急盘中停牌;同时停牌的还包括H股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

  国际投行高盛在26日的评级报告中将中国移动从中性下调为卖出,并将该股列入确

信卖出名单。

  其中的主要原因包括重组方案本身和通告中提及,政府将在重组后的一段时间内采取必要的非对称管制措施。

  此前,今年4月下旬中国移动H股攀升至高盛的目标价135港元之后,高盛在4月29日将其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原因同样是有利于联通和网通。

  中国移动H股在此后的走势也印证了上述判断:从23日至27日的三个交易日中国移动累计跌幅高达11.84%,27日报收于114.7港元。

  不过内地卖方机构中金公司在建议减持中国移动港股的同时也表示,投资者不必感到恐慌,“因为其估值-成长性组合还是比较便宜的”。

  而作为A股唯一一家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则较为市场看好。

  其中主要原因是重组后的新联通将有望获得目前产业链最完善和成熟的WCDMA牌照,从长期看,在制式发展商新联通抢占了优势竞争资源。

  国泰君安的分析师认为,重组后的新联通集团将成为短期受益者,而中长期竞争力的提升将取决于不对称监管政策的扶持力度和联通及网通两大集团的融合历程。

  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网通因为将和联通合并为市场较为看好,而中国电信则因为自身拥有的丰富固网资源和重组带来的整合效应也被不少国内卖方研究机构给予了“增持”评级。

  设备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部委的联合通告中明确提及,电信行业几大运营商完成重组后将发放三张

  在26日不少卖方研究机构发布的点评报告中,有分析师称该项重组将需要3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

  不过,在27日午间有外电消息称目前正处于停牌中的三家电信营运商有望在两周后复牌并公布具体重组方案及交易价格。记者随后致电三大运营商,均表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复牌时间。

  事实上,3G牌照的发放并没有在此前市场对于电信行业重组的预期之中。这对于一些致力于通信设备的上市公司来说,尽管时间尚未确定,这仍旧是一个重大利好。国泰君安研究所的分析报告甚至形容为该行业将“迎来春天”。

  根据国泰君安分析师的测算,预计电信投资将会在08-10年温和增长,增速分别为中信证券的行业分析师张兵认7.6%、11.2%和12.4%,分别达2454亿元、2729亿元和306亿元。

  数据显示,从2001-06年期间,我国电信行业投资额没有太高增长,投资收入比持续下降的趋势表明运营商有能力也有实际需求去主动推动3G之下的电信设备投资。

  来自海通证券的报告预测认为,假设三张3G网络在牌照发放后三年每年新增3000万线容量,由此推算出每年3G投资为690亿元。

  海通证券分析师陈美风认为,3G设备厂商有核心网、无线网、传输网和配套设备提供商组成;“与运营商相比,设备厂商受益于电信行业重组更加明确”。

  除此以外,处于移动终端手机厂商和软件及集成商也将成为受益板块。

  而在对于通信板块的个股选择上,兴业证券的分析师则建议重点关注两类公司,一类是那些所处子行业强劲复苏、拥有一定的进入壁垒的细分子行业龙头,二是那些在TD产业链起关键作用、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

  事实上,从目前整个行业来看,通信行业目前景气正处于上升阶段。

  来自申万研究所的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申万通信设备行业公司主营收入、主营利润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6.5%、51.7%和48.7%。

  申万的分析师方璐认为,“虽然行业整体收入增长缓慢,但细分产业链发现,除终端设备商外,传输、交换设备商及配套服务提供商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上仍然快速增长,主营业务利润率提升明显。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