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 测试测量» 设计反激变换器步骤Step6:确定各路输出的匝数

共1条 1/1 1 跳转至

设计反激变换器步骤Step6:确定各路输出的匝数

专家
2020-07-21 07:44:24 打赏

先确定主路反馈绕组匝数,其他绕组的匝数以主路绕组匝数作为参考即可。主反馈回路绕组匝数为:
图片1.png
则其余输出绕组的匝数为:
图片2.png
辅助线圈绕组的匝数Na为:



7. Step7:确定每个绕组的线径
根据每个绕组流过的电流RMS值确定绕组线径。
图片5.png
初级电感绕组电流RMS
图片6.png
次级绕组电流RMS由下式决定:
图片7.png
ρ为电流密度,单位:A/mm2,通常,当绕组线圈的比较长时(>1m,线圈电流密度取5A/mm2;当绕组线圈长度较短时,线圈电流密度取610A/mm2。当流过线圈的电流比较大时,可以采用多组细线并绕的方式,以减小集肤效应的影响。
图片8.png
其中,Ac是所有绕组导线截面积的总和,KF为填充系数,一般取0.20.3.
检查磁芯的窗口面积(如图7a)所示),大于公式21计算出的结果即可。
图片9.png
8. Step8:为每路输出选择合适的整流管
每个绕组的输出整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值VDn)和均方根值IDrmsn)如下:
图片10.png
选用的二极管反向耐压值和额定正向导通电流需满足: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9. Step9:为每路输出选择合适的滤波器
n路输出电容Coutn)的纹波电流Icaprmsn)为:
图片13.png
选取的输出电容的纹波电流值Iripple需满足:
图片14.png
输出电压纹波由下式决定:
图片15.png
有时候,单个电容的高ESR,使得变换器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低纹波输出特性,此时可通过在输出端多并联几个电容,或加一级LC滤波器的方法来改善变换器的纹波噪声。注意:LC滤波器的转折频率要大于1/3开关频率,考虑到开关电源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带容性负载,L不宜过大,建议不超过4.7μH
图片16.png
10. Step10:钳位吸收电路设计
如图8所示,反激变换器在MOS关断的瞬间,由变压器漏感LLKMOS管的输出电容造成的谐振尖峰加在MOS管的漏极,如果不加以限制,MOS管的寿命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把这个尖峰吸收掉。
图片17.png
反激变换器设计中,常用图9a)所示的电路作为反激变换器的钳位吸收电路(RCD钳位吸收)。
RClamp由下式决定,其中Vclamp一般比反射电压Vor高出50100VLLK为变压器初级漏感,以实测为准: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图9 RCD钳位吸收)
CClamp由下式决定,其中Vripple一般取Vclamp5%10%是比较合理的:
图片20.png
输出功率比较小(20W以下)时,钳位二极管可采用慢恢复二极管,如1N4007;反之,则需要使用快恢复二极管。图片21.png





关键词: 设计 反激 变换器 步骤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