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英特尔与AMD和解给芯片产业带来了什么

英特尔与AMD和解给芯片产业带来了什么

作者: 时间:2009-11-30 来源:科技日报 收藏

  全球最大的芯片厂商英特尔最近成为业界焦点。作为一家美国企业,英特尔在11月5日在美国本土遭到起诉,被控以“行贿和胁迫”手段维持自身市场的主导地位。纽约州检察长安德鲁?库默在一份83页的起诉书中,指控英特尔阻止惠普、IBM等个人计算机厂商使用竞争对手AMD的芯片,触犯了纽约州及联邦反垄断法。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00266.htm

  此后仅一周,英特尔宣布与解,以向AMD支付12.5亿美金的代价,换取AMD在全球范围内撤销所有诉讼,并签署和解协议。在和解协议中,英特尔同意“不在竞争中使用破坏性战略”。

  对于两大芯片厂商的和解,业界反应不一。部分人认为英特尔此举为AMD及威盛等芯片厂商带来了更多机会,而包括威盛和龙芯在内的芯片厂商则认为英特尔避重就轻,并没有对其垄断行为作出明确承认,并呼吁英特尔作出更多改变以换取以公平竞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环境。

  和解≠解决 英特尔需要做出更多改变

  英特尔此番主动与解,意在缓解美国和欧盟反垄断组织对它的关注。但从欧美相关机构对和解一事的表态来看,英特尔恐怕暂时还没有脱离诉讼危机。如果英特尔在支付AMD巨款之后再输掉官司,无疑是最坏的结果。

  然而,与对英特尔的影响相比,业界更关注的是此事对整个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在1999年—2003年,英特尔与当时的后起之秀威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诉讼大战,战役结局是双方和解,相互撤销针对对方的所有起诉,并签订一份为期10年的专利交互使用协议。然而受五年诉讼拖累,威盛电子股价暴跌,市值缩水了六成多,此后虽重新走上轨道,但再也无力与英特尔正面抗衡。

  不难看出,此次英特尔与AMD的和解,与6年前英特尔和威盛的和解在内容上并无实质不同,明显的区别仅在于此次和解涉及赔偿选项及英特尔“不在竞争中使用破坏性战略”的承诺条款。这两次和解都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个体行为,是为了维持企业双方的利益平衡,对整个芯片产业的发展并没有直接影响,英特尔既没有承认垄断行为,也没有对AMD之外的竞争对手作出承诺。

  英特尔的做法招致了不满。业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对于英特尔今后是否还会继续垄断行为,要“听其言,观其行”,做好长期准备。威盛集团全球副总裁、威盛电子中国区行政长徐涛17日在高交会期间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这么多年来,实际上英特尔的垄断行为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和解的过程中,似乎并没有看到英特尔对于自己垄断行为的正式承认,也没有看到英特尔承诺后面要做出什么改变。”

  业界观察人士则分析说,和解并没有改变英特尔的垄断局面,英特尔“不在竞争中使用破坏性战略”的承诺也太过笼统,最终能否落实有待观察。此外,AMD之外的其他厂商不能从这份和解协议中受益。更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和解很有可能使原来英特尔的一家独大被“双头垄断”的局面所替代。两家合计, 在整个市场的份额合计超过了98%。如果说没有和解之前,AMD还能够充当反垄断的斗士、对于英特尔能够有所制约的话;那么在和解之后,这一对于英特尔最重要的平衡力量将消失。此外,如果英特尔和AMD因为商业利益达成某种桌下协议,则整个产业的不平衡力量还会持续加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AMD和CPU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