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业界动态> 为降低制造成本太阳能组件产业向亚洲转移

为降低制造成本太阳能组件产业向亚洲转移

—— 全球光伏产品产量的75%以上将转移至亚洲地区
作者: 时间:2010-11-21 来源:中国IC网 收藏

  目前产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提高降低制造成本的能力。鉴于此种市场需求,IMS市场调研公司近日公布其统计结果,截止至2010年第四季度,亚洲市场所生产的组件已经占据了全球产量的70%以上。同时,IMS还指出,这种产能向亚洲地区转移的趋势并未就此停止,预计在2011年年底,全球产品产量的75%以上将转移至亚洲地区。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14764.htm

  IMS公司表示,2010年对于组件产业来说是发展极为良好的一年,接连出现了产量需求增加、出货量上涨和价格上涨受制等。但与此同时,当整个产业正准备进入2011年的时候,IMS指出,正当产业内各供应商纷纷将注意力转移至如何降低组件生产成本上市,德国市场正逐渐饱和。

  因此,各供应商陆续将旗下生产厂转移至可实现更低组件生产成本的亚洲地区,其中REC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IMS公司强调,REC旗下位于新加坡的全自动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线在2011年底可实现每瓦0.97欧元的组件生产成本。此外,IMS公司还举出了长青太阳能(EvergreenSolar,NASDAQESLR)公司的例子,该公司计划在2012年底在其位于中国境内的工厂实现每瓦90美分的组件制造成本,相对于其在2010年第三季度将旗下美国工厂所产相同组件的成本价下调至每瓦1.88美元的举动来说,有着重大变化。

  “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并减少其对于政府补助的依赖性,降低光伏产品成本价格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由此看来,如同其他大批量ic37一样,将制造基地转移至亚洲地区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势在必行。”光伏领域分析师山姆·威尔金森(SamWilkinsON)表示,“目前大规模中国制造商正引领着产业内晶硅光伏组件降价的趋势。而其他西方市场供应商也正通过将生产线转移至亚洲来积极加入到降价大军中。”



关键词:光伏太阳能组件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