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业界动态> 国内光伏企业发展日趋理性化

国内光伏企业发展日趋理性化

—— 光伏行业终于迎来了暖春
作者: 时间:2012-02-22 来源:光伏制造 收藏

  经历了近一年的寒冬之后,行业终于迎来了暖春。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29287.htm

  2月上旬,来自于欧洲产业协会(EPIA)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发电安装量突破了27.7吉瓦,同比2010年增长67%。此前,业界曾普遍看低2011年的安装量,认为不会超过22吉瓦,而这个新数据让整个行业信心为之一振。

  “2011年,中国市场下半年的崛起和欧洲市场第四季度爆发的光伏安装潮,改变了之前市场低迷的状况。”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建敏对记者表示。

  冬去春来

  光伏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2011年,中国的光伏安装量达到了空前的3吉瓦,而2010年只有300兆瓦,增加了10倍。”张建敏告诉记者。他认为,在2011年8月底出台光伏上网电价之后,国内光伏市场就已经启动了,而2012年2月份之后,国家又推出了新一期的“金太阳”工程,继续刺激了光伏行业的回暖。

  张建敏认为2011年的光伏低谷主要是产能过剩造成的,并非光伏行业出现了转折走下坡路。“2011年的安装量即便达到了27.7吉瓦,但行业的产能却达到了惊人的50吉瓦,过剩已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互打价格战,利润下降、库存增加,导致光伏寒冬的阴云笼罩在企业头上。”

  苏州阿特斯一位高管则向记者表示,2012年1月份以后,欧洲光伏市场开始抢货,很多公司的库存被消化一空,订单还在持续而来。该公司的生产线在2011年年底曾短期减产,但如今已是满负荷生产,春节期间都在加班,“我们的年产能在1.8吉瓦,每个月的光伏产量在150兆瓦左右,已逼近产能。”

  “欧洲市场的特点是冬季是安装的淡季,所以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是行业最惨淡的日子,而从3月份开始,就进入了光伏安装的高峰期,企业的好日子就来了。而且2012年的需求明显超过2011年,德国、西班牙需求旺盛,与2011年同时期相比,我们的日子要好过很多。”上述阿特斯高管表示。

  上述人士表示,2011年,国内光伏企业陷入了亏损怪圈。在激烈的价格战面前,很多企业只能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几乎不赚钱,这直接导致卖得越多亏损就越厉害,而不卖放在仓库里,也是死路一条,让众多企业陷入进退两难境地。

  持续低迷的市场,让国内诸多一线光伏厂商,从2011年年底开始,纷纷停止了扩张,以求自保。

  在2011年,以3吉瓦产能一跃超过成为光伏业界老大的晶澳太阳能,也采取了收缩战略。而此前晶澳CEO方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悲观地表示,“因为产能过剩,在2012年,将维持现有规模,暂时不再扩张产能。”

也在2011年年底宣布暂停扩张,维持2.4吉瓦的光伏产能。此外苏州阿特斯、常州天合等企业人士当时也均向记者表示,2012年暂时不会谋求产能上扩张,等待时机来临再作打算。

  “巨头们放慢脚步,也使得如今的市场日益趋于理性。”常州天合一位人士对记者说,他认为,目前一线厂商选择停止扩张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市场低迷,扩张产能必然带来光伏巨额亏损,而且如今技术、设备更新换代迅速,光伏新设备两三年就会被淘汰,此时买了新设备却又用不上,到时只能当废铁卖,得不偿失;二是由于2011年很多企业为回笼资金,低价卖产品导致亏损严重,已无实力再进行大肆扩张。

  不过,晶澳太阳能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2011年下半年,该公司曾停掉几条光伏生产线,来缓解日益增多的库存,如今这些生产线已全部进入开工状态,“事实上,在行业最低谷的时期,也是扩张成本最低的时候,设备、技术都比正常状况下便宜,以前很多企业曾表面上说不扩张,但私下里偷偷扩张,而且如今行业困境已经逐渐走出。2012年,我们也不排除会继续扩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无锡尚德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