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新品快递> AMD发布第二代APU 挑战超级本

AMD发布第二代APU 挑战超级本

—— 对AMD来说第一步迈出得务实且稳健
作者: 时间:2012-06-12 来源:电子网 收藏

  2012年6月,来自三星电子的一款名为535U的轻薄型笔记本低调亮相。这款笔记本是基于最新TrinityAPU平台的Ultrathin正式发布,过去几十年中从未间断的“AI”角逐再度拉开序幕。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33414.htm

  自2011年6月英特尔全球执行副总裁马宏升(SeanMaloney)在Computex2011上首度抛出超极本概念以来,这款源自AppleMacBookAir设计理念、本质上仍延续超轻薄设计的新型笔记本产品就成为近一年来PC市场的主旋律。事实上,以超轻薄为主题的笔记本市场早在多年前就已暗潮涌动。以成功预见CPU与GPU终将走向融合的为例,同为2011年,也就是英特尔抛出概念的当年,就已看到未来超轻薄笔记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并顺势推出了划时代的APU加速处理器。那么,为何有了准确预判的AMD没有选择抢占市场先机,而是直到一年之后才发布旗下真正意义上的首款超轻薄笔记本?

  显然,AMD希望借助成熟的第二代APU平台,为用户提供集超轻薄、高性能以及优秀应用体验于一身的优选方案。对AMD来说,APU的设计思路不仅仅是CPU与GPU之间简单的物理融合,而是通过芯片制造工艺的升级、内部结构的相互交连以及相关软件生态链的完美协同,让APU兼顾高性能与低功耗特性,并同时附带更多创新应用。简而言之,AMD希望采用APU平台的笔记本产品不仅能在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实现高度轻薄化,同时还将因APU异构计算、加速协作的独有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在AMD的字典里,以轻薄为DNA的Ultrathin产品的本质仍是一种融合在轻薄的前提下,同时满足能流畅运行包括图形、视频、高清娱乐等主流应用的一种在性能上绝不妥协的新型移动终端。因此,AMD选择在其第二代APU平台Trinity问世的2012年6月,祭出Ultrathin这张王牌。单从账面数字看,研发代号为Trinity的第二代APU与上一代相比,不仅CPU和GPU性能分别提升了25%和50%,而且TDP也从上一代的35W降至17W,为Ultrathin产品的竞争优势提供先觉条件。

  2012年4月25日,超极本的横幅广告霸气外露地出现在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优酷、土豆等多家门户及视频网站的首页。但就在本次千万级大手笔营销的背后,横扫中国互联网的超极本并未得到市场的眷顾。用一句老套地话来说就是“价格决定成败”。当某OEM厂商的品牌影响力、产品用户体验、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均不如苹果,东西却卖得比MacBookAir更贵时,它显然是在挑战用户的智商。而历史已无数次证明,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

  Ultrathin会不会重蹈超极本问世之初的高价覆辙?结合一线品牌三星535U的整体性能和定价策略来看,4499元的“官价”(13英寸机型)正中热销(走量)产品的命门,对多年以来深谙性价比之道的AMD来说,第一步迈出得务实且稳健。



关键词:AMD超级本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