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中芯国际北京公司:向肉眼看不到的成本要效益

中芯国际北京公司:向肉眼看不到的成本要效益

—— 实现2012年二季度净利润约4500万元
作者:时间:2012-08-31来源:SEMI收藏

   在北京公司生产车间的一角,偌大的厂房里摆满了2人高的光刻机。据财报显示,9个月前,还处于净亏损数千万元的状态,9个月后,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却已从65%飙升至95%,实现了2012年二季度净利润约4500万元。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36309.htm

  穿上淡粉色的防尘衣帽,双脚套上鞋套,记者随工作人员进入了制造区域旁的回形玻璃走廊。

  长达几百米的走廊里,一排排照明灯管高悬。记者抬头望去,发现每隔2盏才有1盏亮着,“我们厂区加办公区,共有4万2千多盏灯,生产工作是24小时进行,但走廊不涉及关键工序,所以照明灯要抓住机会‘偷懒’节能。”公关部总监夏鹰说。

  在这个肉眼看得到的节能小措施背后,是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产能利用率的理念转变,“我们要把肉眼看不到的成本也压缩到最低。”夏鹰说。

  1年前,全球经济形势吃紧,公司更面临控制成本、扭亏为盈的巨大压力。中芯国际一边进行处于世界主流水平的65/55技术量产的技术攻关,一边开始一遍遍梳理可以压缩成本的工序。

  与10多个主要工序主管讨论机器状况、产品生产周期等报告后,公司副总裁赵海军发现了一个问题:在24小时持续生产的车间里,承担了关键工序的光刻机竟然有10%的时间花费在调换掩膜版、调试和清理设备上,并未处于全马力的生产状态。

  由于电路设计极为复杂,承载它的芯片又小之又小,为了准确地刻入电路图,每一个芯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十几次乃至几十次的光刻,每次光刻都要换一次掩膜版并调试参数,光刻机的闲置时间也就越来越多。

  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1台光刻机的成本是3千万美元,折旧期5年,平均1小时的折旧成本高达4000元人民币。除了闲置中产生的折旧成本,悄然流逝的成本更令人咋舌:1台光刻机1个月平均生产1000片晶圆,每片至少销售上千美元,如此一算,1台光刻机每闲置1个小时的折旧和机会成本竟然高达数万元。

  掩膜版更换、设备调试的工序不可避免,但能不能尽量降低频次呢?最终,通过科学的排列组合,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开始,我们采用的是随机分配的方式来派工。举个例子,做完芯片A的光刻后,电脑可能会随机把跟A毫无相似之处的E安排在下一个进行生产,这样需要重调的参数就非常多,而经过上下工序的统计和分配,我们可以优先把与A最相似的B排在后面,减少调试设备的时间。”夏鹰介绍。

  为提高产能利用率,中芯国际不仅在关键工序进行成本控制,也充分调动“长尾”部分的效用。据悉,除65/55芯片和更为高速、先进的45芯片外,90纳米技术难度以下的芯片仍占到了中芯国际产能的6成以上。“并非所有客户都需要最尖端的芯片,为高端客户以外的客户提供定制服务,能够使相对落后的那部分芯片也充分发挥效用。”赵海军介绍。

  据悉,在电子信息产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芯国际北京公司通过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产能、提升产能利用率实现逆势增长,1至7月产值及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7.5%和52.5%,产值增长快于行业平均水平36.9个百分点,其中65/55纳米高附加值产品已超过总产量的70%。



关键词: 中芯国际 纳米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