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苹果的天花板并非过度依赖iPhone 而是企业文化?

苹果的天花板并非过度依赖iPhone 而是企业文化?

作者: 时间:2016-01-29 来源:界面 收藏

  每当发财报,唱衰以及市场下跌几乎成了常规举动。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1/286457.htm

  大家都知道面临了一些天花板。比如它过于依赖iPhone这个老问题。从2010年开始,iPhone占Apple的总营收就从来没有跌到40%以下——2014年这一比重为56.4%,2015年这一比重为68.6%,近日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比重是68.06%。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于这家公司而言,则意味着整体收入状况由手机销售决定。当最新一季财报里来自iPhone的营收增速放缓——同比增长只有1%的时候,唱衰之声自然又出现了。

  早在1月初,因媒体报道削减了多达30%的iPhone供应商订单后,这家公司股票持续下跌。而昨日公布财报之后,苹果股价更是大幅下滑4%——华尔街并不是大盘动不动跌休克的A股,对于苹果这样体量的公司,4%-5%就算大事件了。

  华尔街唱衰自有它的出发点。但不持有苹果股票的情况下,我早已不看唱衰苹果的文章了,这类文章在这几年间大多重复着几个论据:产品缺乏创新,尤其在乔布斯逝世之后;对于iPhone依赖过大;大客户中国市场增长可能会放缓……

  作为一个商业世界的旁观者,我极少凭借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下论断唱衰,是因为我相信真正身在其中的人——那些CXO们一定比在一旁指摘人能够更早看清这些事实。而对于“对iPhone依赖过大”这个2010年就出现了的事实,怎么能够认为像苹果这样一个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的管理者们不会看见这个事实呢?

  无论如何,iPhone仍然是现在最好用的手机,要认识到的是即使是iPhone增长到顶,也并不是因为这家公司被其它公司夺走了用户,而是整个行业都面临增长放缓。早前市场调研机构IDG发布报告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5年的增幅为9.8%,首次滑落至个位数,而亚太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出减速趋势。

  用白话说,iPhone增长是见顶了,其它公司更糟糕呀。这说的是小米、三星这些在Andriod市场耕耘了若干年的公司。我也相信你也不会相信那些中国互联网公司CEO说他们几个月之内制造出来的“美得窒息”的手机比iPhone更为优秀那些鬼话。

  到目前为止看不到Andriod手机在体验上有任何一个明显超过iPhone之处,除了价格便宜。在5和4的时代,Android阵营之所以有优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屏幕尺寸,在2014年秋季6面世之后,Android阵营的第一优势彻底消失。

  而对于低价市场这点,一直是库克未能够获得成功的地方。库克昨日说,有60%的iPhone用户使用的都是iPhone 6以前的机型,价格应该是阻止这些用户更换新产品的原因。看上去库克接下来希望激活这部分市场,据市场传闻,在春季苹果会推出更便宜的iPhone 5se。

  iPhone真正的护城河是什么?是软件。当同样投资5000元价格购买一台iPhone和一台Android手机时,iOS软件能够提供的体验一定是更优越的。

  第三方开发者在两个平台不得不遵循不同的盈利模式,根据应用市场分析公司App Annie的数据,2015年一年,苹果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只有Google的1/2,但收入却比后者多了75%。二者的收入差距比一年前反倒更大了,这就是说开发者在iOS平台上赚的钱远远高于Android,这是iPhone使用者有更好的付费习惯,开发者通过应用内付费等模式就能够赚到钱,但在Android上则不,因此不得不依靠各种广告。

  当然不能保证iPhone不会遇到颠覆者,就像数年以前诺基亚被iPhone颠覆,但这个颠覆者一定不会是来自任何已有的手机厂商。

  手机市场势力范围已经划定,iPhone做高端,Andoid手机做低端。猜猜每部iPhone平均售价多少?在2015年是680美元,而在Android阵营中,表现较为亮眼的华为平均售价为282美元,而小米的平均售价则只有149美元。

  即便大家对手机有任何未来主义的幻想,也是翘首期盼着苹果能推出任何震惊用户的产品。但如果真的要谈论颠覆,iPhone会遭遇的应该是手机之外的产品,那种能够代替手机的产品。

  总之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苹果遭遇的困境有必要放到整个经济环境中去看待,也更要看到现在是处于一个手机电脑等计算机产品变革的前夜。

  对于“过于依赖iPhone”这种显而易见的瓶颈,苹果的CXO们做了什么来应对?

  Apple Watch当然是一个。尽管很多人吐槽这款产品的鸡肋,昨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包含Apple Watch、Apple TV以及iPod等产品的“其它品类”,收入比去年同期多了62%。诚然,这款产品的体量是无法与iPhone之类可作比较的,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它是iPhone的附属品,它不是什么大动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苹果iPhone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