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模拟技术>业界动态> 工程师也需要适时推销自己!

工程师也需要适时推销自己!

作者: 时间:2016-02-02 来源:eettaiwan 收藏

  去年6月我写了一篇部落格文章,谈到如何妥善利用活动前的讯息发布来做市场行销,我那在一家知名软体公司担任技术人员的姊夫寄了封电子邮件给我,写道:“刚读了你的最新文章,很有趣!你知道,这是大多数不会想到的策略,至少是那些没有升上管理职的人。”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2/286567.htm

  他继续表示:“我真的很想知道是否行销/公关原则也能应用在一个工程团队内部,或是工程团队之间,因为通常必须“销售”想法、解决方案或是让某个案件能取得他们所需的资源,才能看到一个功能上的想法化为成品。在我的经验里,有时候可能需要用到一些公关技巧来达成终极目标,而不是试着命令不必要的人们一定得跟随。”

  这是个好问题。行销与公关原则有可能被用在个人,当然也能用在一个工程团队;例如 EE Times 美国版的知名部落格作者Clive (Max) Maxfield,就是一位成功运用少许行销技巧的了不起工程师。我跟他聊过,他举了好几个例子说明他如何推销他自己,成为高人气的作者;他一直是个部落客并撰写技术文章,偶尔有受邀演讲的机会。Max也写了几本书,这些经历都有助于他被定位成一个专家。

  如果身为工程师的你也对经营部落格、推销自己有兴趣,Max强烈建议你撰写关于其他工程师会感兴趣的事情的部落格文章;他后来更进一步撰写关于他个人兴趣开发专案的部落格文章──那些内容读起来都很顺也很容易让人想评论;这些应该会让EE Times (当然还有发行商UBM)的管理高层们很开心,因为他有助于建立工程师社群。

  另一个不错的例子是,我有个同事在某个特定技术领域知识渊博,他透过写文章、写观点评论与经营部落格,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技术专家,最近还受邀到某个技术研讨会发表演说;而很难说这样的邀约,是否将进一步扩展他原本无意创造的知名度以及作者光环。

  一旦部落格或是文章上了网,时常被推上社群网路并在产业界建立了能见度与形象,如前面所提到的那些“专家”就拥有了一个随时可连结、保持更新的资料库;工程师团队也可以做类似的事情,建立自己的网路社群。另一个有效的推广管导是参与某个技术研讨会或发表论文,像是嵌入式系统大会(Embedded System Conference,ESC)。还有人跟我说,常在知名的产业媒体例如EE Times电子工程专辑发表评论也是个推销自己的好方法。

  以上都是非常好的建议,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工程师们是否不喜欢写文章,或者是有很多寡言的工程师往往非常害羞内向,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演讲;对此Max帮我在他的文章里询问大家的看法,有一群工程师网友回覆了他们的建议。

  其中有一位说:“他们可以从参与例如国际演讲协会(Toastmasters)这类的团体开始,而我发现,尽管你有非常好的技能,如果不能跟其他人沟通,你通常会被忽视;”他还表示:“有些工程团队会为一些技术研讨会撰写论文,其中比较外向的成员会负责发表,但其实是团队中每个人都参与了该研发专案。”

  那位网友还建议,还有另一种比较不那么可靠的方法,是找一个代言人;这可能会更困难,因为你必须仰赖他们把你的最佳利益放在心里。我想他的意思应该是找个像Max这样高人气的部落客吧…企业的行销部门最爱有媒体撰写关于他们公司本身或产品的报导,好让他们的公司或产品能曝光,而挑战在于找一个能吸引线上读者的新闻角度。

  还有一个网友提供很具吸引力的建议:“公开专利!就算不涉及专利授权,这类讯息通常很受高层主管注意,这能展现你的创意以及乐于接受新观念。”还有人说,参与竞赛也是个好方法,很多竞赛都有企业赞助商,如果你够优秀又得奖,就有机会露脸。

  除了拥有具创意的思维,另一位Max的读者网友建议,同样是撰写部落格,有些制造商会偏好接受非员工撰写的应用实例,因为如果有应用实例被较大的组织刊登、又是非员工写的,能带来额外的可信度。你当然也能为自家雇主撰写应用实例,EE Times或是姊妹刊EDN都是很不错的发表平台。

  最后有位网友把我们拉回现实:“工程师们需要学习的不是你知道的东西,而是你认识那些人──也就是人脉、人脉、人脉!剩下就是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包括运气、偶然与机会。”建立人脉是很重要的技能,无论你在公司里担任什么职位,这与被看见同样重要;这两种工作都应该被加入你的职业生涯或工程计画中,而利用一些行销或公关方法,对于擦亮你自己的金字招牌会很有帮助。



关键词:工程师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