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市场分析> 中国家电的跨国婚姻:只是看起来很美?

中国家电的跨国婚姻:只是看起来很美?

作者: 时间:2016-03-25 来源:中国企业家 收藏
编者按:并购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选择具有相似或互补业务的企业,也可能是完全不相关的多元化业务,由于公司的战略定位不同,中国企业选择并购的海外企业也大有不同。

  前段时间,快要修成正果的“鸿夏恋”因一份夏普“或有负债”的关键文件而“暂缓签约”。真所谓我有心救你,但你不能坑我啊!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3/288781.htm

  不过,已不堪重负的日本电器企业又出新闻。日前东芝正在和美的集团就“出售家电业务部门”进行最后谈判。


中国家电的跨国婚姻:只是看起来很美?


  上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东芝将白色家电业务(即大型家电业务)出售给美的之后,东芝家电品牌将继续保留。

  而据《华夏时报》最新报道称,美的集团已与东芝株式会社(下称东芝)就收购其白色家电业务事项达成谅解备忘录,美的将通过收购获得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控股权。

  东芝集团出售这一业务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东芝2015财年数据显示,其整体业绩亏损额已从5500亿日元(约合314.6亿元)扩大至7100亿日元(约合406.12亿元),而甩掉亏损业务成了当务之急。


中国家电的跨国婚姻:只是看起来很美?


  但对于美的而言,正如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在《投资界》的报道中所指出,主要是因为其产品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一直处于中低端,东芝是百余年的老品牌,白电产品定位中高端,收购东芝白电将有助于美的在发达国家打开高端市场。

  虽然这样的“跨国婚姻”比比兼是,但能否收获双赢长久走下去还得并购公司努力经营。

  海外并购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除以上两家的并购消息外,在传统行业,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记颇为丰富。在这些较为大型和典型的并购案中,有些成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些则成了平地上惊现的陷阱。

  多次并购失败如TCL。2002年,TCL以820万欧元的低价收购了已经宣布破产的施耐德电子公司。2004年,并购净亏损已达近亿欧元的阿尔卡特手机部门。同年,又与彩电业务亏损1亿欧元的法国汤姆逊公司合并了彩电及DVD业务。看似美好的国际化整合之路,当面对巨大的亏损业绩时,“财大气粗”的TCL也无力回天。

  在这场跨国整合中也不乏胜利者,如上演惊险戏码的联想。2004年,联想12.5亿美元购入IBM亏损已达1.39亿美元的PC业务。虽然这场“蛇吞象”并购行为不被外界看好,但它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并将企业总部移到美国,保留大量原高管的职务,让联想顺利与国际市场接轨,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PC供应商。

  此外,苏宁2010年收购日本LAOX家电连锁卖场,联想2011年收购日本NEC电脑业务,集团2011年收购日本三洋电器集团。

  在这些并购案中,很多都是对外国亏损企业的并购。因为面临地域、文化、业务等的不同,所以后续的经营还充满变数。

  而且,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仅有13%的企业盈利可观,各有24%的企业分别处于持平和亏损状态。

  相比而言,并购一家业务相似或互补,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或许胜算更大一些。

  比如,年初停牌2个多月的青岛宣布斥资54亿美元买下家电业务,并与其达成了深度的战略合作。而家电2015年全年营收在70亿美元左右,收购将使青岛的体量从2014年的887亿元直接跃上150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家电巨无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海尔GE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