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高通打响国内专利维权第一枪!

高通打响国内专利维权第一枪!

作者: 时间:2016-06-27 来源:集微网 收藏
编者按: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过渡,企业没有专利的储备不仅走出国门将会步履艰辛,即便在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日益完善,专利战的战火势必将会蔓延至国内.

与魅族之间谈判进展极其缓慢一事,业内几乎人尽皆知,但大家普遍共识是不会起诉大陆本土企业,原因很简单,从未在专利授权方面起诉过任何公司。就在昨天上午,高通一纸公告宣布正式对魅族提出诉讼。看来,高通在对待魅族的“拖字诀”上也实在是别无选择、只好诉诸法律了。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6/293134.htm

  6月24日,高通(Qualcomm)宣布其已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对魅族的起诉状,请求法院判决高通向魅族提供的专利许可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和高通所承担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许可义务。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诉讼并不涉及任何专利侵权的诉求。而是高通请求法院判决高通向魅族提供的专利许可条件,构成高通与魅族之间针对移动终端中所实施的高通中国基本专利的专利许可协议的基础。前述高通中国基本专利包括与3G(WCDMA和CDMA2000)及4G()无线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

  集微网第一时间就此问题致电了知识产权领域资深律师,该律师也表示,高通希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定高通提供给魅族的专利授权合同是合法的。

  高通方面表示,为了与魅族达成专利许可协议,高通始终秉持善意,向魅族发起了多轮交涉,试图通过诚信谈判与其达成协议。高通向魅族提供的专利许可协议的内容,与高通在2015年向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并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的整改方案的条款一致。虽然高通更希望无需付诸诉讼就能与魅族解决争议,遗憾的是,魅族始终缺乏通过诚信谈判与高通在前述整改方案条款的基础上达成专利许可协议的意愿。与此同时,魅族继续不公平地利用高通的创新来拓展其业务,并拒绝向高通支付使用其有价值的技术的费用。



  昨晚,魅族副总裁李楠通过微信朋友圈对此事也做出了回应,他表示,“魅族一直和高通保持沟通并且有数次深入的会谈。当然商业谈判不顺利诉诸法庭也是他们的权利,而魅族也随时欢迎高通来魅族公司继续之前的沟通。”

  其实,除了魅族之外还有几家中国手机厂商正在与高通进行专利许可协议的谈判,那么为什么会单单起诉魅族?原因是,魅族从未使用过高通芯片,从3G时代开始一直用三星和MTK的芯片作为替代,从而回避了5%的专利费问题。 专业人士指出,移动终端都会使用到高通的专利。因为高通的专利技术涵盖了在3G、4G无线通信领域移动终端会使用到的标准必要专利。无论使用的是哪一家的芯片,都会用到高通的专利技术,高通的技术超出芯片本身。而魅族从来没有与高通签署过任何专利许可协议,但是多年来,其一直在进行着销售。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高通起诉魅族原因很简单,觉得谈判进展太慢。”他表示,当然也不排除敲山震虎威慑其他尚没有签约厂商的意图,至今为止高通已和上百家大陆厂商签署于专利授权协议,相信其中几家比较知名的厂商也会很快签署,高通显然也希望借助起诉魅族尽快了解与大陆手机及相关厂商的专利授权谈判。

  专利是品牌国际化、成熟化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已有超过100家中国公司接受了国家发改委的整改方案条款与高通签署了新的中国专利许可协议,其中包括最大的几家中国手机厂商。

  高通官方消息称,截至2016年4月18日,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整改要求,高通已经重新与包括华为、中兴、联想、小米、酷派、格力等在内的超过一百家国内手机厂商、零部件厂商、模块厂商达成新的中国专利许可协议。

  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报告指出,对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全球出货量两位数增长的时代可能已宣告结束。报告称,预计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7%,相比之下2015年为同比增长10.4%。IDC指出,增长减速的原因与中国市场饱和有关,相比之下,印度、印尼、中东和非洲地区等高速成长市场实现了更强劲增长。

  面对国门外的蓝海市场,中国手机公司纷纷选择开拓海外,无论是进军欧美成熟市场,还是扩展亚非拉等新兴市场,离开了政府的“庇护”,比拼的就是各家的“真本领”。手机公司在海外市场因为专利问题屡屡碰壁,HTC董事长王雪红曾感慨:“中国若无核心技术,将永远被欧美公司阻挡在外。”因此,专利问题是国产品牌国际化、成熟化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从2015年中国手机厂商销量排名前十名的厂商中来看,其中华为、小米、联想、中兴、TCL和酷派,目前都已经和高通签署了专利许可协议,说明国内手机企业已经纷纷意识到保护专利、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欧洲专利局发布的2015年专利统计数据显示,在企业专利申请全球企业排名中,华为排名第四位,中兴排名第十七位。这两家通信起家的公司本身就有诸多专利,此外,其他手机企业也开始大规模的在专利方面布局。

  其中,TCL通过并购阿尔卡特品牌,以较小代价获得了阿尔卡特重要的近2000项移动专利,取得了今后与其他国际手机厂商和专利公司重要的谈判“筹码”。

  联想则通过收购摩托罗拉获得超过2000项的专利资产以及摩托罗拉移动品牌和商标组合,还可以继承摩托罗拉与诺基亚、爱立信等厂商之间超过21000项的专利授权协议。

  小米也在被人起诉、产品遭到禁售之后建立起了专利储备。继年初购买了英特尔332项目专利之后,最近又出手买下微软1500项专利,并获得1000多项交叉专利许可。

  专利不仅是武器,还是新的增长点

  国际市场有自己的游戏准则,纵观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专利诉讼屡见不鲜,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诉讼来达成各自的商业诉求。三星、苹果、IBM、爱立信、中兴、华为等各领域一流企业,也常常踏入各类专利战之中,这也所得上是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种“新常态”。

  最近,华为与苹果、三星等公司就在专利问题上碰撞出很多火花。此前,华为公司已与苹果公司签署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目前又主动向三星公司发起“进攻”。在与苹果公司签署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的大背景下,华为公司发起此次诉讼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欲与三星公司签署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还存在从产品销量方面赶超三星公司的考虑。

  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难“玩”,竞争惨烈已是不争的事实,专利诉讼正在成为智能手机厂商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方面,智能手机创新逐渐进入到瓶颈期,企业通过注重自身研发创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将更多资金、精力投放在技术研发上,依托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从而推动了行业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竞争对手之间的专利诉讼谋求的更多是市场份额,专利诉讼已经成为各方谋求商业诉求的手段。

  除此之外,动辄上亿美金的高额的赔偿金,也是专利战得以延续的重要条件之一。普华永道发布的《2014美国专利诉讼研究陈述》统计,2009-2013年美国平均每起专利侵权诉讼的补偿额为430万美元。

  知识产权保护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为高通此前专利许可授权协议涉及垄断,经过国家发改委一年多的调查之后,于2015年2月份公布的有关整改决定,高通同意实施整改方案来修改高通在中国的某些商业行为以完全满足发改委的决定中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张汉东在2016年1月份出席的一次会议上表示, 高通整改之后,取消免费反向授权、改变了专利收费比例等,使中国手机厂商减少了专利许可支出。

  在此背景下,如果有其他手机企业不与高通签订新的专利许可协议而使用高通的专利,则破坏了公平公正和平等的商业环境,不仅伤害了100多家已经签订新许可协议的企业,甚至会伤害整个无线通信生态的创新发展,并最终伤害到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首次将知识产权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统筹推进和整体部署。今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及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最近,国家又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三五”规划纳入了20项重点专项规划之中。

  随着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渐成主流,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重要,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上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护,知识产权管理的规范,都是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相一致的。有媒体统计过,在整个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办”、“国发”文件中提及知识产权就有20余次,足见本届政府对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高度重视。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放任企业和个人抄袭、剽窃,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对国家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的提升都极为不利。

  未来,专利就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胜出的利器,也将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一种常态。



关键词:高通LTE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