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Google欲降低硬碟复原层级 HDD厂商面临挑战

Google欲降低硬碟复原层级 HDD厂商面临挑战

作者: 时间:2016-10-08 来源:Digitimes 收藏

发表一份关于资料中心硬碟技术的研究,宣称他们可以在出现错误情况以及硬碟磁片运作失败时,提升硬碟的性能,主要途径就是缓解传统硬碟()与固态硬碟(SSD)的复原层级。The Register针对此文件表示,现在是、Facebook等公司的天下,他们对资料中心需要的硬碟技术有一定影响力,厂商无法置身事外。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10/310948.htm

  The Register针对这份文件指出,现代硬碟是相当可靠的装置,与SSD是内建在控制器当中的商品化零件,被用来管理磁片的弱点,无论是处理叠瓦式磁记录的磁片或是NAND性能降低问题,控制器的软体可以重新定向I/O、重新分配磁区、平均分散I/O,以应付数量庞大的故障情形。

  虽然大部分客户都喜欢硬碟处理这些磁片出现的暂时或永久性错误,但宁可让这些错误暴露于主机,让Google的软体层决定如何处理这些错误。譬如硬碟会启动重试,确保读取到的不是暂时性错误,但是这个重试过程需要时间,影响跨装置间的I/O反应速度,Google宁可让硬碟就直接处于失败状态,甚至更快一点认定为失败,让软体读取或重建其他地方来的数据。

  报导指出,提升软体的复原能力并非全新的概念,Pure Storage使用这种技术在FlashArray编码上,选择重建同位元的资料,而不是等待硬碟回应,因为硬碟有时候在收集垃圾资料时会很忙。管理硬碟的流程来自硬碟测试,而Google特别要求制造商提供应用程式介面(API)以及回应码,让替代方案可以执行。

  HDD也有可能已经被修正到能让硬碟重建速度更快,若硬碟已经有故障嫌疑,当硬碟读取与写入资料来服务主机要求时,会重新定位读/写头,并绕过许多未访问的磁道与柱面。也有可能在第二管道的高速缓存中读取资料,加快重建过程。此外Google还提到配置更多硬碟、增加储存密度、主机管理重试和后台任务管理等方式。

  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表示现在硬碟厂商并不多,对新功能不难达成共识。报导认为现在Google、Facebook、微软等公司发展服务器与机架架构,比传统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更便宜、配置与管理也更有效率,且Google建议的方式可能很容易执行,因此进一步优化零组件值得一试。

  当QLC技术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时,NAND Flash也可能会影响这个产业。报导认为,HDD厂商还想在产业生存下去,或许他们需要听从Google等公司的要求,否则就是等着被NAND Flash取代。



关键词:GoogleHD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