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Pebble启示录:如何成就可穿戴产品“黑马”

Pebble启示录:如何成就可穿戴产品“黑马”

作者: 时间:2015-03-09 来源:创事记 收藏
编者按: 随着硬件开发平台标准化的不断推进,硬件软化已成定局。销售不甚成熟的硬件产品,然后通过软件升级不断优化,将成为一种常态。甚至一些相当成熟的产品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预留接口来获得更加丰富的功能。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又或者说如何说服消费者购买未臻完善的产品,这将是值得硬件创业者们思考的问题。

  不久前登陆Kickstarter的第二代智能手表Time日前众筹的金额已经突破了1000万美元,打破了自己之前创造的记录。有媒体评论称“Time就是为了打破记录而来的”,这样出色的成绩与超高的评价与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设备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70643.htm

  谷歌去年推出的Android Wear平台尽管为广大智能手表厂商所采用,但说实话,并没有对设备市场发展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Moto 360虽然外观惊艳,但在功能性上和早期搭载安卓系统的智能手表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反而是微软推出的Microsoft Band成了一匹黑马,销售情况十分火爆。

  对于智能手表这样的产品,我一直都不太看好。智能手表过小的屏幕与机身必然导致内容上的显示困难与交互方式的单一,举着手表打电话的动作也令人感到滑稽而多余。至于健康监测,功能更加简单专一的手环似乎可以做得更好,价格也更加低廉,然而,一代Pebble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Kickstarter上募集的资金为Pebble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但我认为相比于Kickstarter众筹为Pebble带来的起始生产资金,众筹模式本身为Pebble带来的品牌形象加分更加重要。Pebble是Kickstarter早期的标志性众筹项目,它的成功,与其说是众筹模式的成功,倒不如说是两者之间的互相成就。一个还算不错的产品恰好赶上众筹的好时光,两者的碰撞最终导致了奇迹的发生。

  我曾经在朋友处见过一代Pebble的真机,说实话,比较失望。光滑的塑料外壳与过轻的重量透着一股子廉价感,过分规矩的外形让人很难用除了“科技感”以外的词语来形容它,与Kickstarter宣传视频中的明快时尚的感觉相去甚远。

  至于功能性,在当时看来,Pebble做得还算不错,相比之后一些利用安卓系统进行简单修改的智能手表界面,Pebble相对简单的操作逻辑更加易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支持中文(后来似乎有中国开发者为其开发了中文信息显示软件,售价约30元,Pebble果然还是极客玩具呀)。当然,如果和今天已经相当成熟的Android Wear平台相比的话,Pebble系统的完成度依然不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似乎并未影响消费者对于二代Pebble的热情。这一点令我感到奇怪,相比于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的Android Wear,为什么消费者会更喜欢完成度不高的Pebble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Pebble可穿戴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