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对比台交大半导体成就.大陆高校应汗颜

对比台交大半导体成就.大陆高校应汗颜

作者: 时间:2015-04-07 来源:经济日报 收藏

  交通大学今年将庆祝在台湾建校57周年,回首一路走来,交大是台湾发展产业的重要推手,自1958年成立电子研究所,首创我国电子工业学门进阶人才的培育基地,近期更迈向国际化,设立“国际产业学院”,为台湾孕育更多的业种子。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72079.htm

  近一甲子的光阴,孕育出半导体产业界的“交大帮”成果傲人,今年更率先成立“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要聚集国际级大师及菁英学子,为产业注入新血,让台湾半导体产业在世界舞台上,能再创佳绩。

  交大在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上,拥有许多的“第一”。1963年首创“电晶体实验室”,翌年就制成第一颗“点触式电晶体”。

  接下来两年,更是分别由张瑞夫、凌宏璋两位教授,指导张俊彦与郭双发,制成当地第一批“双极性平面电晶体”;以及第一枚“金氧半导体”及“积体电路”。

  当年蒋经国还曾因此专程造访交大,参观积体电路的研发成果。

  台湾第一家半导体晶圆厂联荣誉董事长曹兴诚、荣誉副董事长宣明智,都是交大校友。当今台股股后汉微科董事长许金荣和执行长招允佳,也都毕业于交大电子工程系。交大对国内半导体产业人才培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交大电工系62级的宣明智说,当时学校小 (只有工学院)、加上出国的人少,毕业时又逢台湾电子业建立之际,交大毕业生因此占了不少电子业的高阶位置。

  交大校友在国内产业界的势力庞大,“交大帮”在台湾科技产业建构起不容撼动的雄厚势力。上市电子公司中,平均每三家就有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是交大毕业生。

  交大已获教育部核准成立“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是国内首创,由企业赞助学费及奖助学金,吸引国际优秀人才来台攻读半导体相关硕、博士学位,进而留在台湾为半导体产业聘用的育才计画。

  交大研发长张翼表示,交大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正积极延揽日本、美国半导体相关教授来台授课,包括:美国加州柏克莱的胡正明、UCLA的王康隆、刘文泰;日本东工大岩井洋、东北大学大见忠弘等教授,都已承诺来台开课。

  张翼指出,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规划成立三组:固态电子元件与材料组、精密机械与半导体设备组、异质整合与微系统组,预计每年招收60名硕士生、20名博士生。

  硕士研究生暑期配合到相关产业实习,博士生可配合产业从事相关先进课题研究。

  交大已针对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要延揽国际师资及国际学生,展开募款作业,目标是一年募集2亿元经费,未来甄试入选的硕博士生,将可享有免学杂费,每个月还有500至1,000 美元(约新台币1.5万至3万元)不等的奖助学金可领。

  资料来源:交大 经济日报提供

  攻生医资电 扮演领头羊

  交大校长吴妍华表示,交大在资电产业(ICT)已经奠定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结合生医(Bio)发展,虽然难度和门槛较高,仍要朝着成为医材产业的领头羊目标迈进。她为即将欢度校庆的交大许下愿景,深耕生医资电、积极国际化开创新局。

  热 爱研究工作的吴妍华,出任跨国顶尖研究中心i-RiCE计画主持人。这是由科技部、交大与阳明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共同出资, 展开国际级生医工程跨国研究计画。其中,UCSD是由钱煦院士担任计画主持人,共同主持人还包括阳明校长梁赓义、交大教授林进灯。

  吴妍华指出,“生医电子转译研究中心”目标是要建立成为台湾前瞻植入式神经系统医材产业的创基地和摇篮。

  其中,吴重雨教授的“植入式人工视网膜系统”、及“癫痫治疗电子系统”,是结合ICT与Bio最佳研发应用。

  此外,还有花莲慈济医院、台大新竹分院及桃园长康医院的骨导式人工耳蜗、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以及互动式上肢复健系统的开发,均同步进行中。

  林进灯主持的“脑科学研究中心”团队,与美国、德国等三国五校合作,获得由美国陆军实验室补助的“认知神经工程”研究计画,五年经费约8亿元。国际合作成绩,十分傲人。

  同时,在全校师生的努力及众多校友及热心人士的支持下,交大的“前瞻跨领域生医工程大楼”已于去年底动土兴建,宣告以此多功能的生医大楼为基础,要打造出极具指标性的产学合作园区与研发重镇。

  吴妍华表示,未来“前瞻跨领域生医工程大楼”将以生物为毂,各领域为辐,目标成为世界级的前瞻生医与工程研究重镇。



关键词:半导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