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世界经济东移

世界经济东移

作者:邵虞 时间:2004-11-15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2004年7月A版

  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世界经济东移之说,认为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只是在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之后,一度悄没声息。进入新世纪,特别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之后,此说再度浮现。

  最近,针对工业美国便有人说,地中海是过去的海,大西洋是今天的洋,而太平洋则是未来之洋。展望未来,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IC领域的崛起之后,中国大陆的闪亮登场引起世界瞩目。的消费预计将不断从美国转向亚太地区,此外,电子设备制造的外包、元器件的采购、设计的开展无不反映这一倾向。

  欧洲今天也流传着一句话:“远东擅于生产,美国长于革新,而欧洲则拘于守旧。”这话虽未必尽然,当今世界10大公司,欧洲占有3席,实力不可小觑。但从世界整个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变化而言,产业重心东移乃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把中国看作是东方尚未开拓的西部地区,中国在亚洲拥有最大的PC和移动电话消费群。IDC公司预测,2005年中国移动电话销售可达7000万部,2006年PC销售可望达到2100多万台。

  中国半导体正迅速崛起,去年的市场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群聚效应彰现,在未来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领域,中国将产生特殊影响。

  国外媒体对中国报道很多,而且往往高抬中国,未知是有意捧场,抑是对本国企业的警示。我国半导体产业实际情况正如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指出的:“我国半导体产业总体上还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队伍弱小,资源分散,设计环节薄弱,还不足以承担起支持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任重而道远。

  放眼世界,二战后东亚经济的发展,日本曾一马当先,后有“四小龙”的腾飞,现有中国的走向复兴。最近国内媒体随之出现了“中国经济打针退烧,全球市场发冷打颤”之类的报道。日本“中国特需论”甚嚣尘上,实际可看作是“中国拉动论”。纽约时报日前也有报道说:中国像吸奶一样从世界各地进口,他们的经济正在给整个亚洲地区的发展加油。

  种种说法无非表达了一个事实:中国经济正成为亚洲甚至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但是,我们从根本上还远不可沾沾自喜,在一片复杂目光包围之中,中国自己必须保持清醒,弃“名”求“实”,抛“大”争“强”乃是当前甚为紧要的关键战略,中国经济包含电子工业必须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国消耗了世界最多的煤和第二多的石油和电力,却提供了仅占世界总量4%的GDP。单靠低端产业(包括无“芯”电子产品)带动经济发展,世界并无先例。须知,添煤加水的蒸汽机车(火车头)已经过时,技术落后、能耗严重、效率低下,是绝对拉不动整个经济发展的!■



关键词:半导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