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昔日碟机企业转战蓝光和液晶电视

昔日碟机企业转战蓝光和液晶电视

作者: 时间:2009-05-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

  目前中国的DVD影碟机行业,正在重蹈VCD影碟机行业的覆辙。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4166.htm

  CBN记者近日从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下称“中怡康”)获取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DVD影碟机市场内销量为308万台,比去年同期下跌32.99%;内销额为13.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跌38.08%。

  DVD影碟机市场的外销局面同样凄惨,今年3月份,中国DVD影碟机的出口量为762.3万台,比去年同期的985.6万台下降22.66%;今年3月份的出口金额为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4亿美元下跌了25%。

  在全行业销量大跌的情况下,在影碟机领域打拼多年的新科、万利达、步步高等众多企业如何另谋出路,何去何从?

机遇

  分辨率仅为720×480的标准清晰度DVD影碟机,已经不能满足众多追求优秀图像效果的消费者的需求。在销售多年连农村市场都基本普及之后,DVD影碟机市场只能走向衰落。

  家电业专家、中怡康研究总监彭煜向CBN记者表示,目前在中国DVD影碟机市场,售价在400元以下的产品占到64%的比例。这一产业亟须升级换代。而高清晰度影碟机产业则是DVD影碟机企业今后的一个新出路。

  目前中国高清晰度影碟机市场,主要被(BD)阵营所占据。索尼、松下、先锋等外资品牌影碟机售价从3000元到1万多元,国产品牌华录蓝光影碟机的售价最低,仅为1999元。

  从内容上看,目前市场上也有上百部蓝光正版碟片在销售,不过价格高昂,每张在175元至230元。

  华录集团副总经理尹松鹤表示,由于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少,华录集团在DVD影碟机领域已经停止了新品研发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利润率比较高的蓝光影碟机领域。

  由于蓝光影碟机的绝大多数专利都被索尼、松下等外资企业所拥有,所以,不甘在高清晰度影碟机产业中完全丧失话语权的TCL、新科、清华同方等国产企业,日前开始共同推出拥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蓝光(CBHD)影碟机。

  新科新闻发言人陈长峰表示,中国蓝光影碟机生产线改造成本非常低,能有效地降低影碟机和碟片的成本,开发中国蓝光使中国企业开始拥有光盘领域专利和话语权,还将降低专利使用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蓝光液晶电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