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物联网与传感器>设计应用> 智能模型车底盘浅析

智能模型车底盘浅析

作者: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宋 李立国 黄开胜 时间:2009-06-23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3)侧滑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5567.htm

  (4)制动侧滑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若前轮先抱死拖滑,则将可能发生侧滑。

  图1 前轮前束调整

  可以采取一些补偿措施减小侧滑。对于定向侧滑,用前轮前束产生的Q类侧滑来补偿外倾产生的W类侧滑是基本手段。Q类侧滑的性质为:侧滑大小等于前束角大小;侧滑方向与前束角方向相反,与车辆行驶方向有关;与路面质量无关。对于随机侧滑,主要是从改变独立悬架结构入手,如本车模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车桥车轮的随机侧滑可用四连杆机构综合理论改变上下横臂的长度,使模型行驶过程中轮距变化不大,从而减小随机侧滑。对于侧滑,主要靠选择合适的主销角度,合理搭配主销内倾与后倾角,尽可能使内轮产生外倾或增加外倾,使转向外轮产生内倾或减小外倾。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