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消费电子>业界动态> 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放大中国市场价值

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放大中国市场价值

作者: 时间:2009-07-23 来源:IT经理世界 收藏

  2009年春节前,殷世钢仍然忧心忡忡。作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信息化处处长、中国国际博览会(SINO)的主要组织者,殷世钢不得不深深担心经济危机将重创SINO:当时没有一个确定参加的企业。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6505.htm

  “有的企业甚至告诉我,经济危机裁员,还不知道究竟谁负责这个事情呢。”殷世钢说,组织这样的展会每年都很难,他以为2009年要彻底败北了。

  出人意料的是,之后几个月,殷世钢突然开始顺风顺水,甚至收获了众多惊喜。殷世钢的成绩单说明了一切:7月9日开幕的2009年SINO,迎来了自其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展会。今年展位共有1509个,比去年增加了14.3%,其中境外展位135个,占到了15.6%。展览面积近37000平方米,同比增长20%以上。

  殷世钢发现,众多家电企业、渠道商积极性的突然提高,源于春节后政府启动的各项措施,比如家电下乡以及10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这顿时激活了市场和企业,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潜力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SINOCES的机会来了。殷世刚说,SINOCES现在的定位是“技术+贸易”:即展示未来的技术趋势(如同美国CES),也要促成参展企业的采购交易。这个定位其实也是很多知名展会的定位,2010年CES的主题便是“娱乐、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自2001年第一届算起,SINOCES已有9年历史,最初定位是展示中国领域的品牌及技术,并把已经有40多年历史的美国CES大展树立为SINOCES的学习榜样。然而,由于中国行业始终没有摆脱低成本扩张的困境,缺乏引领世界消费电子技术潮流的企业。因此,SINOCES注定要更侧重于“贸易”,身后庞大的中国市场则是SINOCES得天独厚的优势。

  殷世刚很快将SINOCES与“家电下乡”捆绑到一起,并确立了今年展会的主题“全球共享中国机会”,而以往SINOCES都会将某个技术趋势作为展会的主题。作为展会的三个主办方之一,商务部此时也开始发挥政府力量,向SINOCES提供了详细的中标“家电下乡”的渠道商名单,并最终邀请来了340家国内渠道商。东芝和松下前来参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这些渠道商,拓展农村市场。组委会还特意为他们安排了与经销商的洽谈时间。

  美的、格兰仕、樱花等白电企业作为首次参展的企业,也是冲着“家电下乡”而来。今年SINOCES不仅辟出了7000多平方米的“家电下乡”专区,还有专门的“家电下乡”论坛。这成为展会首次向白电企业拓展的最大动力,目前白电企业已经占到展会25%的比例。

  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及SINOCES的精准定位也让美国CEA(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总裁夏培罗(Gary Shapiro)更加卖力地为SINOCES在海外“吆喝”。CEA是CES的主办方,夏培罗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要来中国参加SINOCES,他一直看中的就是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无限机会。

  本次展会上,SINOCES与CES通过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实现了“观众”、“客户”、“创新技术”三大资源的共享。

  今年夏天,夏培罗为SINOCES邀请到美国DBL、百思买、沃尔玛、DESA集团、英国乐购、泰国易初莲花、法国家乐福等在内的全球零售和采购巨头。美国CES之所以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包括微软在内的25个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也是股东。CES是作为一个公司来运作的,每个股东都希望展会赚钱,当然会积极参与,且会带动其所处行业的整条产业链参与。中国的SINOCES及其他各地的展会则大多是由政府运作,这就很难真正从利益本身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殷世刚表示,他们正积极酝酿SINOCES的公司化运作,第一步就是要将国内的几大消费电子企业纳入其中。未来,也有可能将全球消费电子企业捆绑到一起。那时,SINOCES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消费电子展。

  无论如何,很长一段时间内,强大的内需市场将是中国家电企业未来的主旋律,这也应该是SINOCES未来可以认真探索的市场机会。■



关键词:CES消费电子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