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专题> 我在TI上“黄埔军校”

我在TI上“黄埔军校”

作者: 时间:2011-11-14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最触动我的则是同为TSA出身的“前辈”。王慧卉是中国第一批TSA,她进入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地方并不完善,但她没有抱怨,而是主动提出建议并承担建设的责任。张海涛则能够把非常繁杂的工作处理得游刃有余,同人打交道的时候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张永谦则告诉我们,即使你很聪明,你也要很勤奋地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25863.htm

  从他们身上我能看到很多优秀的品质,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上进心,旺盛的斗志对这个行业本身的热情,还有重要的一点,他们都非常努力。看着他们从TSA一步步地成长为一个经理人的轨迹,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但又多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将来也能成为那么优秀的人。对于还没正式踏入TI大门的我来说,那个下午是一次非常特殊、又非常宝贵的经历。

  成为TI人

  2010年7月4日,我第一次以TI人的身份走进了上海的办公室。第一天上班,我有点懵,有点茫然,但这种茫然很快就被接下来的TSA培训冲淡了。为了让我们这些刚走出校门的新鲜人尽快成为符合公司要求的职场人,TI中国从2003年起开始对新人展开培训。我们这届培训期长达一年多,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两次课堂培训、两次轮岗实践以及最后在美国总部的集中培训。

  最初的两个月,我是在课堂里渡过的。一开始就是道德规范(ASIC)培训,老师强调,TI是靠产品和服务去拼市场的,而非歪门邪道。在日后,我才发现这点对于TI有多重要,这是TI从上到下都一直贯彻的,TI是一家很爱惜信誉的公司。接下来就是极具挑战的产品培训,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产品培训,同时每周还有相应的考核。这让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备考时的紧张状态。听前辈说,他们为了考核甚至会通宵达旦地准备。我们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课下进行讨论和研究,过得充实又快乐。现在我还有些怀念那些和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日日夜夜。当然,还有一些销售技巧、公司历史等方面的课程。

  在第一阶段的培训结束后,9~11月,我迎来了第一次实践阶段。公司把我们分到各个小组,并给每个人指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mentor(师傅)”。虽说这时要真正接触客户了,但更多的还只是观察学习,每次跟着mentor见客户前,我都要和mentor讨论案例的背景、推进的方式、见客户时会涉及到的问题;而回来后,又会分析刚才见客户时的种种细节,以及随后的跟进计划等。当时觉得这份工作的量和压力都是很大的,但同时又有很多的机会等着我们去发掘,我们可以帮助客户做出更好的产品,这也许就是我们作为销售的价值所在吧。

  那时我真的很“菜”,记得一次跟着mentor见客户,我只是在旁边默默地听。客户方的一位工程师来晚了,会谈结束后他发现了我,冲我说:“咦?你是我们公司的吗?”我当时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希望自己快些成长起来。我很感谢我的mentor杨志刚,这位TI的老员工真是在手把手地教我,他对我的心态和思路帮助很大,告诉我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作用。

  12月,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季节,我们又重新回到课堂,深入了解公司的体制和销售模式,并总结之前学到的销售技巧和面对客户的方式。有了前三个月的实习经历,我对这些知识领悟得很快。

  上岗

  2011年的1~6月,我又回到了战场上,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我要开始自己做一些 Design in 的工作,真正独立地跟进项目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碰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但却没有感到无助,因为我的新mentor刘洋就在我身边,还有很多同事可以一起商量,老板甚至会亲自去客户那儿帮我解释。每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有人在第一时间站出来,给你支持。有次一位客户供货方面出了问题,而我由于在外地出差没法及时解决,临时接到这个任务的同事在夜里十一点多时,还在帮我给内部发邮件来沟通,并为第二天的电话会议做准备。当我听同学和朋友讲他们公司里相互掣肘的故事时,在TI感受到的是大家齐心协力来做事。当有很多人跟你一起并肩作战、不断给你支持时,其实困难已经不再具备很强的杀伤力了。

  如今,经过这一年来的培训,我已经从一个懒洋洋的学生变成一个英勇的斗士了。每当遇到问题时,我都能主动去发现,并以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问题。我能看到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积极,行动力越来越强。而在工作中的习惯也带到了生活中,我会主动跟朋友联络,更细心地关心别人的感受,学会了换位思考。



关键词:TI处理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