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全球智能语音市场将达200亿美元

全球智能语音市场将达200亿美元

作者: 时间:2016-05-18 来源:新智元 收藏

  在、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的智能语音产业已经步入应用的快速增长期。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5/291295.htm

  2010年前后,科技巨头,例如谷歌、微软和苹果、科大讯飞纷纷强化在语音市场上的参与,全球的语音市场逐渐从一家独大发展成为竞争市场,虽然从整体上看,该市场依然被巨头牢牢把控。数据显示,2015年,语音识别领头羊公司Nuance依然牢牢占据着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占有率为31.1%,但是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而谷歌、微软、苹果和科大讯飞则获得了迅速的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0.7%、13.4%、12.9%和6.7%。

  中国智能语音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ResearchandMarkets估算认为,2015年,中国的语音市场规模为46.8亿人民币,比前一年增长53.1%,占世界的12%。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整体达33.7亿美元,同比增长38.1%;2014年较2013年同比增长41.0%,产业规模大幅提升。预计到2017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将达112.4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5.1%。



  语音产业从最初的萌芽到技术突破,再到产业化阶段以及目前的快速应用阶段,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产业。简单看来,世界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技术萌芽阶段(20世纪50~70年代),以孤立词和少词汇量句子识别,并通过关键词匹配实现简单命令操作为主要内容,AT&T贝尔实验室开发的Audrey语音识别系统是其主要标志。Audrey能够通过跟踪语音中的共振峰,识别10个英文数字,正确率高达98%。

  第二阶段是技术突破阶段(20世纪80年代),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了较大进展。智能语音技术研究由传统的基于标准模板匹配的技术思路开始转向基于统计模型(HMM)的技术思路,并再次提出了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语音识别问题的技术思路。

  第三阶段是产业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智能语音技术由研究走向实用并开始产业化,以1997年IBM推出的ViaVoice为重要标志。自此,智能语音产品开始进入呼叫中心、家电、汽车等各个领域。比如,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计划局资助的,旨在支持语言理解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的计划DARPA,进入90年代后,研究重点已转向识别装置中的自然语言处理部分,识别任务设定为“航空旅行信息检索”。

  第四个阶段是快速应用阶段(2010年以后),以苹果Siri的发布为重要引爆点,智能语音应用领域由传统行业开始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延伸。在一些发达国家,大量的语音识别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和服务领域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快速应用阶段打开了市场的大门,消费者也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出现,而随着其他技术的发展,比如近年来全面开花的众多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获得突破,语音技术的市场发展潜力也在进一步扩大。

  高级的智能呼唤高级的语音

  不难看到,语音技术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机器输出语言,也就是“说话”的前提,也是机器输入,也就是“听”的保证。简单地说,前者设计语音合成后者涉及语音识别,这都是智能语音的关键技术。

  举例来说,在科技领域,聊天机器人时下是一个火热的话题,国外很多科技媒体都预言,聊天机器人大有取代App乃至取代搜索成为互联网入口之势。至少亚马逊的Echo发布一年多便占领了语音控制智能家居的入口。同时,Facebook力推Messenger,谷歌也要凭借其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一款结合搜索的智能助理,微软有定位于专用商务助理的Cortana,IBM的Waston积蓄已久,在医疗、环境、能源等行业都有动作。



  微软聊天机器人Cortana

  谷歌、Facebook、微软、IBM等国外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智能语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以智能语音为切入点积极布局整个人工智能领域。语音交互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演进方向,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等方法,以语音语言为切入的认知计算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路径。因此,语音交互技术在服务机器人博弈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毫不逊色的中国造智能语音

  外科技巨头在语音上一如既往的强势,可以说,语音已经成为必争之地。而语音识别领域,中国并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少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