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工控自动化>市场分析> 中日韩的锂电池之争

中日韩的锂电池之争

作者: 时间:2015-11-04 来源:第一电动网 收藏
编者按:中日韩在消费类锂电池领域杀得难解难分,在动力电池领域仍然延续了这种格局,而目前日韩企业纷纷杀入国内市场,面对杀入自己地盘的对手,中国的锂电池厂家会有何种心态?该如何面对?

  二、无路可退那就战之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82271.htm

  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退则无立锥之地。看起来,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可能会有百倍的增长潜力,可一旦有企业形成垄断优势,其他的企业就很难获得好的生存空间,只能在低端领域相互倾轧,获得微薄的利润。典型的例子如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占据了行业近90%的利润,其他所有智能手机企业只能为了剩下的10%厮杀,和华为尚能靠品牌价值和完整的产业链维持一定的盈利,小米、魅族、乐视等企业把手机价格杀到成本以下,未来完全是个未知数,听天由命吧。

  在动力电池领域,面对强势而来的韩国企业,中国本土的锂电池企业必须抛弃任何片面和狭隘的想法,用放大镜去研究对手,用显微镜来观察自己,敢于正视对手,勇于突破自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给对手迎头痛击,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成长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栋梁。

  1.全产业链布局

  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最喜欢说生态,所谓的生态,就是你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靠产业链的联动,形成一种与用户的共生环境,将对手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

在产业链的横向布局方面很有优势,半导体、电子、化工、汽车、造船等,均有涉足,依靠多领域的雄厚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三星可以在不同领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品牌价值也通过不同的产品渗透到各个用户层面,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

化学在产业链的纵向布局方面优势明显,就动力电池产业而言,化学在前端的材料,中间的电芯,下游的Pack,配套的BMS,甚至整车核心部件的电机和电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和丰富的产品,这会让整车企业非常喜欢跟这类有强大集成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合作,将其作为最优质的tier1供应商。

  反观国内的锂电池企业,大多局限于某一个环节,缺少全产业的布局。以做电芯的企业为例,想做好电芯,受困于前端的材料性能不理想,想控制品质,受限于制造设备和人员素质,想用好电芯,又受制于BMS和Pack企业的技术实力,导致产品性能不好,可靠性问题多,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比亚迪(BYD)是国内锂电行业的一个另类,从做电池起家,通过收购有资质的整车企业,进入汽车行业,进而布局电机,电控,半导体等领域,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BYD的秦和唐代表了国内插电式混动的最高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销量持续走高,K9和K10则已经出口到海外很多国家,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名片。




关键词:三星L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