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元件/连接器>业界动态> 电子信息产业:调结构谋转变

电子信息产业:调结构谋转变

作者: 时间:2009-06-24 来源:中国电子报 电子网 收藏

  《规划》提出3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据初步统计,2008年我国产业新增就业约55万人,约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1/20。软件从业人员中2/3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软件服务业近3年每年吸纳大学生就业近20万人。未来3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产业仍可望保持稳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全行业新增就业岗位将有望超过150万个,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知识和人力双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软件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将吸纳大量大学生就业,3年新增安排大学生就业100万人的目标可望实现。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5593.htm

  《规划》提出,软件占产业的比例从2008年12%左右提升至2011年的15%。近几年,我国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2007年的10.4%提升到2008年的12%。今后3年,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还将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硬件生产增速相对下降。据此发展趋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规划》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要重点围绕9个领域,实现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突破战略性核心产业、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3大任务。与“十一五”规划不同,《规划》提出的3大主要任务并未对电子信息产业所有领域进行全面部署,主要是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出发,根据行业特点,分类提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基本路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在专用设备仪器、电子材料等方面,还将与装备制造等行业的调整和振兴进行有机衔接。

  一、加快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3个骨干行业的结构调整,确保产业稳定增长。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都具有1.5万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视听产业加工制造规模大、产业链长,3大领域的销售收入和从业人员占全行业的60%以上,是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领域。当前3大行业的转型发展都面临较大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计算机年产量占全球40%以上,2008年我国计算机产量1.36亿台,其中1.08亿台出口。但我国企业的研发和设计能力普遍较弱。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计算机市场持续低迷,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为此,《规划》提出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重点提升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同时要积极拓展个人消费市场、农村市场、行业应用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外部设备。

  电子元器件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我国在该领域具备规模优势,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呈现“大进大出”现象,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而国内整机发展急需的高端核心元器件又长期依赖进口。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对电子整机产品的消费预期降低,元器件企业出口订单也随之大幅减少。《规划》从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电子元器件发展的两大任务:一是围绕国内整机配套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二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保持我国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视听产业的发展与居民消费市场关系最为紧密,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视听产品生产国,也是全球重要的视听产品消费市场,特别是占视听产业规模70%以上的彩电工业,一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我国彩电产量9033万台,占全球44%,其中出口4956万台。《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视听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任务包括3个方面:一是推进电视、电影的数字化进程,以网络和内容的数字化升级带动产业链的整体跃升。二是加快推进产业整合,既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也包括整机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整合的重点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三是加快产品创新,促进数字家庭和新兴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发展。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