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博客> 无惧制裁!中芯国际2022年实现创记录的营收利润!

无惧制裁!中芯国际2022年实现创记录的营收利润!

发布人:芯片行业 时间:2023-05-05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已被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两年多,该公司表示,由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内对成熟制程芯片的强劲需求,该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创纪录的收入和利润。

image.png


根据中芯国际周二发布的年报,2022年中芯国际的收入同比增长33.6%,达到72亿美元,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8亿美元,这两个数字都是创历史纪录的。

2022年中芯毛利率达到38%,高于2021年的30.8%。但其毛利率仍低于台积电(TSMC)等行业领先企业。去年第四季度,台积电的毛利率超过60%。

中芯国际表示,其2022年总营收的74%来自中国大陆,比2021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并且其国内晶圆厂的产能仍低于市场需求,而其技术水平仍落后于行业领先企业。

中国台湾经济研究所专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员兼主管Arisa Liu表示:“中芯国际的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过去两年半导体短缺的状况,尤其是在成熟节点。” 她补充称,随着全球芯片需求下滑,中国成熟节点的产能增加最终可能导致供过于求。她还预计,美国的制裁将在今明两年对中芯国际的盈亏产生影响。

在美国更严厉的制裁限制了其开发先进技术的能力的背景下,中芯国际的研发(R&D)支出相当于总收入的10.1%,连续第三年下降,分别低于2021年和2020年的11.7%和17.3%,因为其总收入增加,所以2022年其研发支出的绝对金额仍高于2021年。

据报道,中芯国际去年取得了一项技术突破,用7纳米工艺技术生产了一种加密货币挖矿芯片,其7纳米技术暂不需要使用荷兰ASML的尖端EUV光刻机。而中芯国际从未对报道的这一突破发表过公开评论。

image.png


中芯国际是中国唯一拥有14纳米技术节点生产能力的晶圆代工厂,但由于美国的制裁,该公司在2020年12月放弃了开发10纳米及以下芯片的计划。

中芯国际表示,在消费电子、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等应用场景中,28纳米工艺仍然是最受欢迎的节点。

面对美国的制裁,中国加大了半导体自给自足的力度,其目标是从国内供应商采购至多70%的份额。中芯国际表示,该公司已经增加了从本地供应商的采购,但芯片制造的一些重要原材料、零部件、软件和核心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合格的供应商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数都在中国境外。

中芯国际还表示,在中国半导体行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该公司受到了人才挖角的影响。该公司补充说,由于员工的福利和待遇有提升,人才流失在2022年“基本放缓”。

截至2022年底,中芯国际已聘用2326名研发人员,占其员工总数的10.8%,高于2021年的9.9%。中芯国际表示,研发人员去年的平均年薪为6.6万美元。

业内人士称,中芯国际的技术人才一直受到竞争对手和同行的觊觎,其中包括一些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如设备制造商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以及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等。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关键词:芯片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