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EDA/PCB>业界动态> 东芝对18吋晶圆投产态度趋保守

东芝对18吋晶圆投产态度趋保守

—— 半导体业界迈进18吋晶圆的速度将更为缓慢
作者: 时间:2011-07-21 来源:DIGITIMES 收藏

  外界一直认为(Toshiba)会从2011年第3季启动18吋开发计划,但这项计划很有可能延期。之前表明要全速进军18吋技术的三星,在整体业绩表现不佳的状况下,态度亦转为慎重。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21640.htm

  半导体直径从2吋一路演进到现行最大的12吋,未来18吋晶圆投产后,1片18吋晶圆产出的晶片数,将是12吋晶圆的2倍;换言之,晶圆尺寸越大,越有助于降低积体电路的制造成本。台积电、Intel及三星等3家半导体巨头,从2003年起就开始发展大尺寸晶圆,企图挤下资金不够雄厚业者。2008年3家公司发表共同声明,说2012年将是半导体产业进入18吋晶圆制造的适当时机。

向来以微细化制造技术见长,对大尺寸晶圆始终采取保留态度,但NAND Flash领域的头号劲敌三星,在发表进军18吋晶圆技术之后,迫于情势只好跟进。业界猜测东芝2011年第3季将开始会有具体动作。然面对2011年连续2季亏损,三星改以减少产能及资本支出因应。东芝见三星缩手,开始思考18吋晶圆产线的必要性,倾向省下投产经费,专注于细微化制程的研发。

  EUV是下一代半导体光刻技术,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引进EUV微缩制程机台,但购置机台费用相当高昂,而且效率不佳。业界人士表示,如果细微化制程走到死胡同,大尺寸晶圆就是厂商唯一的选择,这样看来18吋晶圆的量产时期订为2015年绝对不算太早。然而发展18吋晶圆,就代表设备商必须大手笔投资研发,负担十分沉重。

  2011年1月,台机电宣布启动18吋晶圆厂投资计划,预计2013年导入试产线,2015年以20纳米开始量产。英特尔正在兴建18吋厂,地点属意该公司先进制程的发源地美国奥勒冈州,预定2013年完成,看来要达成2012年开始量产的目标,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加上三星和东芝的谨慎,半导体业界迈进18吋晶圆的速度将更为缓慢。



关键词:东芝晶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