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市场分析> 2011年年度我国光伏行业的盘点

2011年年度我国光伏行业的盘点

作者: 时间:2012-01-17 来源: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收藏

对整个行业而言,2011年是一个可以让每个人记住的年份,也是一个杂糅着人各种情绪的光伏情感年。因为这一年之中,光伏产业历经了各种传奇,尝遍了惊喜、惊慌、惊奇的各种滋味。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128203.htm

  2011年第一、二两个季度,国内光伏行业延续着上一年的热情,投资节奏仍然处于亢奋之中,增产、扩容依然是光伏行业最热的关键词,而在三、四季度,一切似乎在瞬间出现了急剧逆转。随着各上市公司惨淡季报出台,以及国内外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光彩四溢的光伏行业顿时陷入黯然。

  在上游市场,国际价格持续下降直逼生产成本,使得国内行业遭到致命打击,国内行业几乎全面停产,企业游离生死线上;与此同时,下游市场日子也并不好过,国际市场的变幻莫测、各国补贴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国内光伏企业集体所要面临的“双反”调查,严重打击了光伏企业发展的势头,国内企业不约而同地放缓或停滞了发展步伐。

  上半年的疯狂、下半年的惨烈,让依旧稚嫩的光伏行业历经了成长的喜悦与磨难。尽管如今的光伏市场上空依然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霾,业内悲观情绪的蔓延似乎让这个朝阳产业迷失了发展方向,但正如施正荣所言,光伏行业陷入暂时的低谷期,光伏行业是不会破产的,未来的光伏产业必将在经历阵痛与坚守之后迎来光明。

  本期太阳能版将对年内光伏重要事件与发展趋势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与读者共同把脉光伏产业,因为我们懂得此刻的光伏产业“信心比黄金重要,坚守更加弥足珍贵。”

  1、一个省份半年新增78家,民企投资潮涌向光伏

  由于国内传统制造业利润空间逐渐压缩和光伏业较高的毛利率,民资实力雄厚的浙江省再次出现了新一轮光伏扩张热。光伏业组件毛利率往往能达到15%-35%,即使一些技术不过关、规模不够大的企业,毛利率也仍然能达到8%-10%,这对众多毛利率在5%左右徘徊的浙江制造业企业具有十足的吸引力。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一组数据显示,半年内新进入光伏行业的浙江企业达78家之多,且多成立于2010年9月后,其中65%的企业都切入了组件环节的生产。新进成员几乎全部都是小规模投入,没有一家的投资金额达到8亿元人民币,而8亿元规模的投资额,正是投资一条产能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的基本资金量。

  点评

  尽管光伏经历了2008年多晶硅的滑铁卢般的教训,仍没能挡住新进入者的脚步。很多企业成本价高于欧洲市场价,陷入“未投产已先亏损”的窘境。在光伏这个新兴市场上求发展,仅有资金还不够,还要选择进入的时机。

  2、铸锭法生产类单晶,多晶硅工艺获重大突破

  多晶硅工艺路线获得重大突破,类单晶硅工艺路线渐成多晶硅企业选择的主流技术路线。单晶硅与多晶硅两者相比,单晶硅转换率令多晶硅难以追赶,多晶硅铸锭规模也让单晶硅望尘莫及。据测算,直拉单晶的工艺成本是每公斤160元左右,多晶硅铸锭工艺成本是每公斤60元-65元左右,从品质上比较,直拉单晶转换率可以达到18.5%,多晶硅一般在14%-17%左右;所谓类单晶技术,就是用多晶硅铸锭方法生产接近单晶转换率的产品技术路线。采用新铸锭技术生产的准单晶硅产品不仅转换率可以与单晶硅媲美,而且可以大规模生产。

  点评

  自光伏市场启动以来,单晶硅与多晶硅凭借各自的优势,在市场份额上平分秋色,保持共存态势,但随着类单晶产品的技术突破,这种市场格局将面临分解,未来,类单晶产品技术成为多晶硅行业的主流技术的发展趋势明显,并将成为行业的选择方向。毫无疑问,技术革新永远是光伏行业的主旋律。



关键词:光伏多晶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