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汽车电子>业界动态> 比亚迪能否一直扛着新能源汽车大旗?

比亚迪能否一直扛着新能源汽车大旗?

作者: 时间:2016-01-29 来源:虎嗅网 收藏
编者按:先入为主的力量的确强大,当“特斯拉旋风”席卷全球时,中国人想到的是比亚迪;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上汽,强调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后,在股市上表现最抢眼的不是上汽而是比亚迪。

  传统汽车业务未老先衰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601/286458.htm

  2003年收购陕西秦川汽车,将带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是王传福的神来之笔,尽管当初这个多元化举措遭到投资界一致反对。

  通过山寨丰田两款车推出的F3、F6先后取得成功,一跃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黑马。 2007年,志得意满的王传福放话:2015年做中国汽车行业老大,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但在2010年达到52万辆峰值之后,2011年滑落到42万辆,2012年回升到45.6万辆,2013年重回50万辆。不要说与一汽的160万辆、上汽的152万相比,与长城的75.4万也有很大距离,与“中国第一”渐行渐远。


比亚迪能否一直扛着新能源汽车大旗?


  虽然汽车板块的销量回升到50万辆以上,但利润业绩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2013年汽车业务营业利润不到2009年的四分之一。


比亚迪能否一直扛着新能源汽车大旗?


  与电池业务的情况相似,比亚迪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技术如何先进,但销量与业绩却双双下滑,呈现未老先衰迹象。比亚迪的宣传口径却是“借鉴”大众汽车技术,通过“逆向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双离合器技术"。2013年全球销量970万辆的德国大众以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及双离合器技术见长,去年研发支出130亿美元,比亚迪仅用13亿元人民币就"研发"出全球领先的产品。谁在吹牛?

  电池,缺乏基础的大跃进计划

  2014年5月,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李云飞称,比亚迪电池厂产能现在是1.6Gh/年,今年7月将扩大至3.2Gh/年,年底将达到8.0Gh/年,2015年将达到15.0Gh/年。

  比亚迪的电池产能大跃进需有三项技术做为基础,否则只是空谈。

  第一是材料技术。"电池大王"其实是“组装大王”,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种主材需要外购。尽管近年中国企业突破美、日、韩化工巨头的技术封锁,每种材料都涌现出数百计的供应商,但产品参数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例如比亚迪所用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从天津斯特兰采购。2011年,斯特兰CEO段镇忠曾对媒体说“现在材料不可能支持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很高的纯电动车,其商业化只是幻想”,据他说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产品“克比容量”达到150毫安时都很难。斯特兰说不行,比亚迪就自己搞,性能如何外人不得而知。这才只说了正极材料,其实隔膜的技术门槛更高。

  第二是电池生产技术。四种主材组装成电池也有极高的技术门槛。例如将电解质涂布在隔膜上这道工艺,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度为1微米,国内则为8微米。人家从生产出的电池不经筛选即可保证一致性,中国尚无一家达到这个水平。

  第三是电池管理技术。电动汽车由数百块电池驱动,即使筛选能保证初始的一致辞性,在使用f过程中,由于充电、放电能力及自放电率的差异,每块电池的各种参数会趋于发散。有的基本充不进电了,有的电阻变大,从而导致电池组整体性能下降,甚至发生危险。 特斯拉能将8000节不起眼的松下18650卦装电池串联和并联在一起驱动超级跑车,靠的是“点石成金”电池管理技术。

  除了技术缺口,再来看比亚迪整个集团的状况。虽然比亚迪如今营收接近500亿,但经营净现金流入仅有24.4亿,贷款及债券近250亿,资产负债率达到94%。2013年末,比亚迪流动资金缺口(即流动负债净额)达到133.7亿元!

  一年间,电池产能想从1.6Gh跃进到15Gh,上游材料供给、自身加工技术、下游需求都没有落实,资金缺口上百亿,就造出大跃进声势,这次恐怕又要放空炮。

  新能源车不是比亚迪的专利

  新能源车不是比亚迪的专利,传统汽车厂早已纷纷涉足电动车。品牌积累、技术优势、加上地方保护、政府关系……新能源车既然还要靠政策补贴,其推广注定就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别忘了汽车厂都是本地的超级纳税大户。

  但比亚迪在“主场”的表现也令人莞尔。深圳有800辆e6电动出租车,一直是比亚迪对外宣传的亮点。但财报却表明比亚迪参股了一家叫“深圳鹏程”的出租汽车公司,这家公司连年出现在“关联方欠款”名单里,2012年欠款余额达到1.32亿!在“主场”、又是参股又是要賖账,比亚迪纯电动车的“市场竞争力”可见斑。

  比亚迪今年的明星无疑是“秦”,但这款被用来比附特斯拉的“新能源车”实际上是搭载了电动机的燃油车,电池只有70公司的理论续航能力(显然是为了降低成本及重量)。“秦”的诞生是王传福的又一神来之笔。在北京、上海、天津等需要摇号或拍卖车牌的城市,如果被认定为新能源车可获得上牌便利并领取补贴。1.5T的发动机、补贴后不到12万的价格(上海拍一块车牌就要7万多),电动模式好用则用,不好用、充电难或者用坏了,大不了当汽油车用就是了。可惜,北京把秦视为燃油车,摇到号才给上牌。秦的销量如何就看比亚迪的公关能力了!

  2012年仅售出1700辆电动轿车和700辆电动大巴的比亚迪,号称2013车要卖8000台电动车,结果还是只卖了2000多台。

  比亚迪扛新能源大旗的这些年,一次又一次地用大言引吸了人们的关注,“2015年中国第一”、“分分钟造出特斯拉”。当然,前些年新能源车只是概念,行业需要善于作秀者充当"形象大使"。随着技术进步、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及限购城市扩容,新能源车的春天已经来临。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5%,而新能源车同比增长近100%。当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其性价比、安全性、可靠性、售后服务要由市场来评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