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山寨机疯狂内幕调查

山寨机疯狂内幕调查

作者:杜舟 时间:2008-08-06 来源:IT时代周刊 收藏

  如果说2007年是的冬天,那么2008年则是寒冬,但“”却不信这一宿命。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86667.htm

  正当全线溃退之时,“”却异军突起。2007年,“”销量多达1.5亿部;2008年,它们攻城略地,由原来的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进军。

  然而,如何看待“山寨机”,国人意见严重分歧。有人视之为品牌的榜样,应弘扬其草根精神;有人视之为毒药猛兽,必欲斩草除根而后快。孰是孰非,众说纷纭!

  我们或许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它——虽然“山寨机”以价格优势见长,但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国家税收流失基础上的,且其质量和售后服务也饱受诟病。然而,这不足以就此否定“山寨机”,它在市场响应速度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上,值得品牌厂商借鉴。

  “山寨机”为何如此受宠?大行其道的秘诀在哪?政府的监管是否存在漏洞?面对汹涌而来的“山寨机”,政府要做的,不是治标不治本的打压,尽快引领其走上“从良”之路才是终极目标。

  7月16日,深圳华强北,人头攒动。

  “工商的来了!工商的来了!”不知从哪个柜台喊出的这句话,让整个远望数码商城一楼慌成一团,售货员手忙脚乱掩藏和转移“山寨机”。

  旋即,卖场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原来,这是虚惊一场,走进卖场的两个穿制服的人,并不是工商局的,而是两个退伍军人,他们周末来手机市场转悠。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6月上旬,央视的一个调查报告,将“山寨机”推向了风口浪尖。为了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检查,6月16日开始,深圳市对“山寨机”市场展开了新一轮严打。

  在远望数码商城的公告栏里,赫然可见市工商局公布的严打成果,诸如某某柜台被罚或被查抄的告示,吸引了不少围观者。

  “这次严打的对象只是,比如在外观和标识上打擦边球的产品NOKYA、HiPhone,它们侵犯了知识产权。”一柜台老板直言不讳,“检查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卖场一般都会提前得到消息,大家会把产品转移到其他地方。”

  相对卖场的火爆,赛格广场和科技大厦等几处写字楼(那里集中了上千家小型手机公司)则相对冷清不少。记者想找一些采访对象,发现不少公司已经关上了门,有的还在门上挂一把锁。有趣的是,记者敲了几下门,竟然有人小心翼翼地伸出头来探看。

  这些公司早在有关部门查处之前,就已听到风声,关门或挂锁其实是一种假象,目的是躲避严打,里面都在正常运作。

  第一章 “山寨机”的前世今生

  原本属于高科技行业,但由于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使得手机行业技术壁垒轰然倒地。特别是2007年10月,国家实施长达9年的手机牌照制解禁,“黑手机”合法漂白,“山寨机”由此得名,并风行于世。

  今年以来,品牌厂商的日子愁云惨淡,就像染上了一场瘟疫,先有波导退出手机研发,接着联想剥离手机业务,创维不久前又宣布甩卖手机部门股权,华为也正在为出售手机业务寻找买家。但“山寨机”却颇为争气,一路高歌猛进,将自己的触角伸入一线城市。

  “山寨机”的由来

  “山寨机”的诞生,有其深刻的行业背景和社会内因。刚进入21世纪,当时手机还是卖方市场,波导、TCL随便推出一款产品,忽悠一下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记得当年TCL推出一款“钻石手机”,几乎卖疯。其实,万明坚所鼓吹的“钻石手机”,分明只是镶了一块玻璃。而同样,波导一款做工很粗的“女人星”,刚出来时,也轰动一时。

  早期,用户对国产手机的底细还不知情,只因是国产货且价格低于洋品牌,所以选择了它们。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国产手机的质量存在致命缺陷,掉漆、死机、白屏时有发生。据时任TCL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的戴钢介绍,TCL手机的返修率高达40%。重营销轻质量、缺乏核心技术,使国产手机的市场反应速度慢,产品跟不上形势。

  消费者逐渐失望,并将目标转向洋品牌。当时,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的产品由于质量稳定,很受欢迎。但问题在于,垄断技术的洋品牌追求暴利,一款普通的手机,价格竟然高达3000来元,普通消费者根本承受不起。

  那时候,手机牌照还是一道很高的门槛。既然存在牌照手机,就有“黑手机”。不过,它们当时都使用韩国小厂商的芯片,质量很不稳定。虽然价格低了不少,消费者却不敢冒险。

  谁也不曾料到,今天功能更强大、造型更多样的手机,却只要几百元。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山寨机”的问世。而“山寨机”能有今天,得感谢的创始人蔡明,在看到国产手机质量问题以及洋品牌价格太高后,他决定研发一种集成芯片。

  2003年底,手机芯片量产出货,因为芯片质量好和功能多,别人要1年时间才能出一款手机新品,而采用联发科的方案, 3-6个月就能出货。2006年,联发科别出心裁,把别人需要几十上百人、一年多才能完成的手机主板、软件集成,研制出了廉价的MTK手机芯片,这一手机史上的大变革,彻底让手机生产没有了核心技术。

  联发科向手机厂家提供turn-key模式,即将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相当于出了手机半成品,而厂家只需套个外壳,配块电池,租一间房子就能生产手机了。

  据统计,2007年使用联发科解决方案的手机,在内地市场占有率为42.8%,几乎所有国产厂商(夏新除外)都采用了联发科的芯片,结果夏新去年暴亏8个亿。由于采用联发科芯片的厂商越来越多,使其出货量越来越大,资金实力迅速提升,系统故障率也逐渐降低。

  其实这种生产模式早已不难理解,比如戴尔电脑,戴尔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但它却将电脑的成本做到了最低,做成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同样配置的手机,“山寨机”价格仅为洋品牌的1/5,是国内正规厂商的1/2。

  “山寨机”的市场反应速度也极快,一两个月就能推出一款新品。虽然正规品牌也使用联发科的芯片,但它们的产品须经多关检测,耗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我们玩不过‘山寨机’!”深圳一家国内品牌厂商的市场部经理道出了自己的无奈,“我们生产一款新机型,从立项到投入市场,至少要花上半年时间,等成品推向市场,已然变成淘汰机型,‘山寨机’又出新品了!”

  农村包围城市

  几乎卖疯了!这样概括“山寨机”的风头毫不为过。

  去年上半年,“山寨机”还只在二三线城市盛行。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它不仅在一线城市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亚洲城市迪拜,整整一条街道,俨然成了“山寨机”的展览馆。在印度,低价的“山寨机”让国际品牌也黯然失色。

  去年下半年,“山寨机”在国内日子没往日那么舒服了,有些厂家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促使“寨主们”开始转战海外市场。

  说到“山寨机”出口,首先得提到头一个吃螃蟹的刘先生。当时他在国内的订单太少——业内有一个潜规则,“山寨机”少于一万台订货肯定亏本。那段时间, 他把自己以前赚的500万元都赔了进去,甚至把在深圳罗湖的一幢房子也给抵押了。

  “我是被逼上绝路的,国内市场没法混,只能去海外市场赌一把,不成功则成仁。”刘先生告诉《IT时代周刊》,由于印度手机市场十分火爆,通过熟悉当地手机行情的朋友,他第一批谨慎“出口”2万部(其实还是积货)。没想到,正是这次试水,把他的厂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那批“处理货”每部净利润高达80元,这一单让他净赚160万元。

  后来,越来越多的“山寨机”冲向海外市场。现在,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甚至在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到处有“山寨机”的影子,更有胆大者竟将货打入到诺基亚的老家芬兰。

  而在国内市场,“山寨机”也走过了遮遮掩掩的阶段。以广州为例,以前购买“黑手机”都得去大沙头手机市场。也就一年时间,“山寨风”几乎刮遍了广州的每个角落。而且,消费群体也在迅速发生变化,由以前的低端群体,扩大到中高端群体。

  一咨询公司的手机渠道总监指出,消费者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以前高端人士之所以不买“山寨机”,主要是担心质量,此外就是顾及面子。但他们逐渐发现,这类手机如今已基本不存在质量问题,因为其芯片及解决方案已经成熟。而面子终究抵不住价格的冲击,同样配置的手机,“山寨机”价格更便宜,电池更耐用。

  记者发现,前来深圳批量采购的,依然以二三级市场的进货商为主,但一级城市的采购量在明显加大,海外商人也越来越热衷。业内分析师指出,早期的“山寨机”只能呆在二三线城市,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但同时也有其他因素,比如这些市场管理很宽松,可以躲避检查,成了早期“山寨机”的根据地,并在此完成了资本积累。

  一“山寨机”老板野心不小,他告诉记者,“我们在低价策略下,借鉴‘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战术,目前在二三级市场的占有量已经超过50%。我们的目标不在此,最终目标是夺取大城市,包括海外城市。”

  第二章 高利润的产业链生态

  马克思曾这样描述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山寨机”屡打不死,而且越烧越旺,关键就在于这一行业的高利润。

  铤而走险

  张远桥(化名),温州人,42岁,脑顶微秃,但精神抖擞,在手机行业浸淫10余年。2004年之前,他曾在TCL手机狂人万明坚手下工作,那段经历让他对手机行业的运作了如指掌,也为他后来走上“山寨”之路作了铺垫。

  眼下这段时间,张远桥同其他“寨主们”一样,低调了很多,但对生意并不担心。“几年来的积累,足以让我安稳度过严打。利用这段时间,我可以静下心来想想未来的路怎么走,给自己做一个长远规划。”他笑笑说。

  他的自信,基于他多年来形成的市场判断,因为每次严打后,手机市场都会释放出一股新能量。

  据张介绍,任何一台“山寨机”的诞生,都要经历物色芯片、找软件解决方案、开模、生产和销售这5个环节。相比前几年,现在深圳已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分工模式,从手机设计、原材料供应到组装等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分工。

  提及分工,他说了一个颇有意思的例子:在深圳,一家四兄妹办了个“山寨厂”,老大负责渠道和市场推广,老二负责组装,老三主管手机外形设计及外壳生产,老四则抓电源、电池等配件。

  目前,“山寨机”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委托正规代工厂完成,另一种则是“小作坊”式的组装厂。委托代工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山寨机”厂商,它们有一定的财力。而规模稍小的,则是简易的组装作坊,它们租一间房,请几个或者十几个工人,每天能组装千来部手机。

  张先生早期也是小作坊起家,那时,为了躲避相关部门的检查,不得不将小作坊放在深圳宝安的一个山头上,上下班都用车接送工人。但现在,一些“山寨机”厂主胆子越来越大,随便在闹市租一套居民房或一间写字楼,就办厂开工。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部正规手机投产,首先要有原信产部的准入。“山寨机”之所以价格低,主要在于它不用缴纳国家规定的17%的增值税、入网检查费(每部30-40元)、销售税、发票税。此外,还没有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等费用。

  一般而言,一个集成GPS导航、MP3、MP4、百万像素拍照等功能的手机电路板制造成本约为200元。而开模,加上屏幕、键盘等配件成本约为110元。最后委托加工,或自行组装,每部成本在20元左右,再配上充电器、电池、耳机等配件,一台手机的总成本约在400元左右。随着配置提高,成本会有所上升。目前,一部成本400元左右的“山寨机”,厂商对外的批发价为450元,每台利润50元,月出货10万台,月利润就可高达500万元!

  然而,深圳“山寨机”市场风云突变。目前已经涌现出上千家“山寨厂”,市场竞争近乎惨烈,利润不断下降,大宗批发,利润10元一部也卖。在残酷的价格战面前,每个月都有大量“山寨机”厂从深圳消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