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业界动态> 移动芯片战爆发:ARM与英特尔谁将胜出

移动芯片战爆发:ARM与英特尔谁将胜出

作者:王如晨 时间:2008-08-1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

战爆发_谁将胜出?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86910.htm

  尽管中国3G通信时代只是曙光渐露,但“”已声势如潮。全球产业巨头,甚至包括IT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企业,也都在构建生态圈,试图提前铺垫,抢夺中国商机。其中,来自英国的与巨头,已围绕着处理器展开激烈交锋。

是全球半导体知识产权公司,其处理器核心架构几乎渗透了全球近100%的CDMA手机、85%以上的WCDMA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

  这正是与它之间爆发战争的理由。英特尔在PC领域拥有绝对统治地位,但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它的弱势同样一览无余。

  今年春天英特尔在上海发布了首款专门用于移动互联网的处理器“迅驰凌动”。其核心架构已非ARM架构,而是PC平台架构,而这正是英特尔的优势地盘。

  借助PC与消费电子厂家,英特尔已发布多款基于上述平台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它介于笔记本与智能手机之间,标志着英特尔正从PC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迁移。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马宏升不久前在上海透露了自身的焦虑。他说:“我觉得,无论在产量、渗透率或者普及率方面,笔记本已落后手机10年左右。”他认为,未来,能够上网的手持设备将是一个增长的好机会。

  ARM公司的COO都德·布朗去年对《第一财经日报》举例说,ARM授权的手机出货量每年超过25亿片,而英特尔主导的PC出货量仅2.5亿片。这意味着,手持设备出货量远高于PC。

  这正是英特尔将ARM设为靶子的原因。去年以来,英特尔全球高管多次公开表示,ARM架构的手机不适合浏览一般网页,老出错误,无法带来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体验,英特尔架构才是最好选择。

  都德·布朗反驳说,英特尔发出的是“误导性”言论。因为上述网页需要下载flash插件或特定字体支持,与ARM架构无关。ARM全球CEO沃伦·伊斯特前不久在上海也对《第一财经日报》强调,公司与英特尔并非直接竞争对手,但也“不会假装听不到攻击”。

  业内分析说,ARM在手机领域布局已久,但是由于手机屏幕小,很难提供完整的移动互联网体验。而且,适用于ARM处理器架构的软件,远不如PC软件更为广泛。因此,英特尔的架构已成为它反击ARM的利器。

  但是,英特尔想复制PC时代的成功,同样十分艰难。毕竟,它的上述平台技术,目前很难解决功耗过高问题。据了解,上述移动互联网终端,待机时间与普通笔记本差不多,仅有几小时,而一般的手机,已经可以长达几天。

  而且,限制英特尔取胜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与目前绝大部分的笔记本,在室外并不能自由上网,这无疑削弱了移动性。这一点,它远不及通过GPRS等各种接入方式移动上网的ARM架构的手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