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手机与无线通信>市场分析> TD由慢转快:眼光谋略与手段才是关键

TD由慢转快:眼光谋略与手段才是关键

作者:王云辉 时间:2009-07-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而在这个节点上,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反攻之势已十分明显。今年7月19日,广东联通将WCDMA试商用范围扩大到全省,这是中国联通加快商用进程的关键信号。而中国电信目前的用户数不断上升,借助庞大的固网优势以及在终端、网络上的快速布局,中国电信无疑已让外界厚看几分。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6579.htm

  这些都宛如真正对阵前的密集鼓点——准备已经进入尾声,三大运营商的对决即将开始。

  然而,如果我们要看清这场决战,以及背后那些风云激荡的抉择与博弈,就必须把时光回溯,回到故事的原点,回到一个复杂而原始的命题:对中移动来说,意味着什么?

  或许可以作一个假设,2001年,如果电信科学院的一干技术专家和信产部官员没有推动进入国际标准,那么,8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以举国之力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之时,通信业还会否成为产业创新转型的试验田?

  这个假设已经没有意义。现在的事实是,当中国建设创新性社会之时,位列全球三大3G标准的,已注定成为中国自主创新这一“国家路径”的产业变革标杆。

  这意味着,TD的运营者将获得政府的大力扶持,将在政策、资金、市场等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对身为国企的三大运营商来说,将承载国家战略的技术落到实处,这在政治上的收获,同样令人激动。

  但TD却无人争抢。

  起步较晚的TD已经错过全球3G发展的第一轮高峰,当WCDMA与CDMA在全球范围内跑马圈地,不断兴建商用网络时,TD仍在实验室中缓慢前进。2006年,当中国下定决心推动TD大规模试验时,TD与另外两个标准之间的产业化差距已然明显。

  对运营商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与经过七、八年商用完善,已经基本成熟的其他标准相比,还没有任何运营经验的TD,极有可能成为谋杀运营商的“毒药”,没有人愿意冒此风险以身相试。

  问题在于,TD长期受困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没有运营商的推动,没有足够的市场利益做牵引,TD必然难逃夭折厄运。政府既然决定力推TD,就不得不引入运营商主导推动这一产业。

  几经博弈后,固话业务不断萎缩的电信最终如愿出局,中移动接手TD。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在中国反垄断法出台,外界也屡有不对称管制呼声的情况下,中移动在政府的捏合下接手TD或许并不吃亏,这可以成为中移动回避政府严厉不对称管制手段的“免死金牌”。



关键词:中国移动3GT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