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汽车电子>市场分析> 实力还是“作”?小米米斯拉与乐视超级汽车可行性分析

实力还是“作”?小米米斯拉与乐视超级汽车可行性分析

作者: 时间:2014-12-22 来源:OFweek 电子工程网 收藏

要造新能源汽车的消息成为了近来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巨大的跨界还是超低的价格,都让几乎所有听说的人心中冒出一句“靠谱吗?”疑惑不无道理,但一个个传统行业被互联网颠覆的案例还在眼前,为什么汽车不可以。可以想见,互联网公司造车绝不仅仅是制造一台汽车,而是重塑整个传统汽车制造和销售的链条,是新商业形态对传统固有模式的又一次挑战,可能会失败,但更高效更公平的制度必胜。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67126.htm

  上周末网上传出一则消息,公司已经开始量产新能源汽车,起步价可能低至39999元。而在这一传闻之前,网老板贾跃亭已经通过微博宣布乐视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两家互联网公司几乎同时宣布造车,而大众的反应几乎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虽然都有硬件制造的经验,但两家归根结底还都是互联网公司,跨界造车的难度远高于造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视,说白了,手机和电视在当下都是互联网的一个媒介终端而已,但汽车产业在当下则几乎完全是另一个体系的产品。

  不仅如此,无论是小米还是乐视都是炒作的高手和老手,它们究竟是真的打算造车,还是纯粹的借机炒作一番,为自身融资或股价煽风还真有那么一点不确定性。

  质疑谁都会提,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这件事好像并没有那么不靠谱。就跨界而言,此前小米和乐视都是纯粹互联网公司,在做手机和电视之前,谁都没有想到它们会成功,但它们从头到尾都没有重新制造手机或电视,只是用了全新的推广和销售模式,但已经让整个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小米手机之前,国内手机分为国外品牌和国内山寨品牌两个阵营,价格和质量有巨大的差别,但小米手机的出现让人们发现,原来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可以和苹果用同一块屏幕,和三星用同一款CPU,和众多国外大牌手机在同一个工厂组装,但因为去掉了无效的宣传投放,去掉了层层盘剥的中间销售环节,价格也极具竞争力。于是,一些品质并不出众的国外高价手机瞬间失去了市场,小米作为一种标杆,同时也拉低了手机的整体价格。

  当下的汽车行业同样需要这样的变革,国内汽车行业无论是生产体系还是销售体系目前很大程度上处于一个封闭而传统的体系内,消费者在产品本身、服务和价格方面都处在绝对的弱势,汽车经销商在这个链条中的角色也并不那么正面,恶意抬价、价格垄断的新闻不绝于耳,这些弊端都曾在手机产业和电视产业身上发生。

  跨界绝不应该是不看好的理由,尤其是当前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当下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之前是一个做互联网支付的企业,中国的汽车行业也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即使小米和乐视不能取得成功,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更公平更有效率的新商业形态必然会取代陈旧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模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小米实力剖析:坐等雷军破局?

  据称小米汽车(内部代号“”)已经开始量产,代工厂商为国内某大型B开头厂家,拥有丰富的小型车制造经验,电池技术更是获得巴菲特认可,数年前开发的A0级小车曾经占领国内第一的位置。

  雷军想要造车在业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今年初特斯拉电动车首度进入大陆市场时,雷军一口气就订了两辆,这足以说明雷军对电动汽车的浓厚兴趣。雷军也曾数次造访美国特斯拉(Tesla)的工厂,与“钢铁侠”马斯克(Elon Musk)多次探讨了关于智能汽车的前景。如今小米凭藉自己丰富的互联网经验,依托自家的MIUI系统,与该厂商合作,打造属于中国版的特斯拉,而起步价可能为低到令人发指的3万9,999元人民币。

  3万9,999元人民币,也就一辆奥拓(编按:中国车厂取得日本车厂SUZUKI授权在当地生产的低价小型车Alto)的价格,却可以买到镶嵌了MIUI系统的电动小车,吸引力可想而知。业内人士分析,国内一辆车如果各个环节都是合法合理的生产到销售,没有任何灰色和猫腻,售价在13万元人民币的车成本也在4万人民币左右。但也有人质疑,4万块够不够买电池模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小米米斯拉乐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