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元件/连接器>市场分析> 大象未舞:半导体产业政府投资的忧与思

大象未舞:半导体产业政府投资的忧与思

作者: 时间:2009-03-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十年之后,上海开始为资源分散的结果买单。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2659.htm

  全球经济危机的冬天,政府之手出现了不同寻常的热度。

  在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仅有几路之隔的两家芯片制造公司——华虹和宏力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合并。更早之前,与宏力几步之遥的另一家芯片公司——(0981.HK)刚刚获得了来自大唐控股1.718亿美元的注资。

  这些不同寻常的动作,却透露了政府之手的强烈意志:作为上海市乃至全国最大的三家芯片制造商,华虹、宏力和长期业绩增长乏力。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几家企业经营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作为这些企业的主要股东,上海市政府毅然出手。

  这看起来是简单的产业整合。但不为外界所知的是,这次并不局限于拯救单个企业,它已是上海产业“自我救赎”的开始,是对地方政府高新技术热背后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

  这是一个尴尬的追问:作为全国最早发展工业的地区,上海走过了黄金十年,虽然产业产值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但是拥有最完整产业链和规模的上海产业,仍不具备明显国际竞争力,整个产业态势呈现出一种“大而不强”的状态。

  仍令人警醒的是,在上海开始反思十年之路缺失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在4万亿投资的驱动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名,继续走资源分散路径大干快上。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和国家中长期产业规划驱动下,不少地方政府依然热衷于投资大型芯片厂,并希望以此带动地方上下游产业。一定程度上,他们正在重走上海的老路。

  危机中的“大梦想”

  在华虹集团成立前的30年时间里,我国针对集成电路产业曾发起过四次冲击,但四次冲击均以失败而告终。四次冲击的结果是: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4.6亿块,销售额35亿元,但大生产线始终未能进入良性循环,集成电路的产业链也远远没有形成。

  序幕恰是从“冬天”开始。

  2008年9月,华虹集团旗下经营芯片设计及制造业务的上海贝岭(600171.SH),通过换股方式“收购”了上海先进(3355.HK),率先拉开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整合的序幕。

  2009年2月,上海市政府与大唐电信集团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战略合作另外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大唐控股将向注资1.718亿美元,并以上海为重要产业基地,建立大唐控股上海产业园,进行TD-SCDMA芯片和终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拓展。

  几乎同一时间,华虹与宏力的合并事宜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华虹集团旗下主要芯片制造公司——华虹NEC将与宏力半导体合并。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双方将成立一家新公司,由上海市政府控股。届时,华虹集团将把现有一拆为二,主要运营芯片制造业务,并投资22亿美元再建一条12英寸生产线。原先的芯片设计业务则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交由大股东中国电子集团经营。

  至此,除台积电上海厂以外的所有落户上海的所有芯片制造企业,都在这个产业最为低迷的时刻发生了变化。围绕这些股权置换和整合动作,一个以芯片制造为主,做大做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大梦想”浮出水面。

  无论是大唐入股中芯国际,还是宏力与华虹NEC的合并,这些交易背后始终闪现着政府的影子,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

  中芯国际曾是上海芯片制造的标杆企业,在大唐控股注资前,其大股东是国有企业上海实业。华虹集团隶属于国资委下属国有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另外两大股东是上海市国有独资投资公司上海久事和上海仪电控股,系“典型的国企”。宏力半导体则是由上海市政府旗下国有投资公司上海联合投资控股。上海贝岭系华虹旗下公司,亦是国有性质。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说,上海市政府甚至想过将中芯国际也纳入整合范围,将宏力、华虹和中芯国际3家整合成一家企业,但考虑到中芯国际海外上市的背景,整合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最终还是决定合并宏力和华虹,并帮助中芯国际引入大唐作为战略投资人。

  一系列的政府之手的驱动,似乎需要一个明晰的解释。因为无论从企业经营层面还是地方政府竞争角度看,上海似乎都没有必须进行产业整合的迫切压力,涉及整合的几家企业经营状况尚可;而且无论从企业数量、产业规模还是上下游配套能力来看,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都走在全国之首。

  深谙其道的一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上海意志主导下的这种产业整合,看似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一时之策,其实是突然发现,过去十年,半导体工业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反思的时候,而整合,正是对这反思的最好回应。

  回顾中国并不长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上海是全国最早发展半导体工业的地区之一。标志性事件是1995年华虹集团的成立。当时原电子工业部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九五”期间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报告》,提出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是“重中之重”。当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特事特办”,投资100亿,在上海设立“909”工程,建立8英寸硅片、从0.5微米工艺技术起步的芯片生产线。这也是当时我国电子工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项目。

  在华虹集团成立前的30年时间里,我国针对集成电路产业曾发起过四次冲击,但四次冲击均以失败而告终。四次冲击的结果是: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4.6亿块,销售额35亿元,但大生产线始终未能进入良性循环,集成电路的产业链也远远没有形成。因此,华虹集团成立之初,便身负“带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重任。在与日本NEC公司合资成立负责8英寸芯片生产线运营的华虹NEC后,华虹集团陆续成立了设计、营销、投资扽公司,将触角伸向了芯片产业上下游多个领域。

  华虹的成立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它以事实证明中国大陆具备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其带动下,其他海外集成电路项目蜂拥而至,仅长三角地区就先后出现了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苏州和舰、台积电等多家半导体芯片制造业。另外在后端封测领域,日月光、安靠、星科金朋等世界主要封装测试企业也分布于上海各工业园区,并且增资扩建动作频频。

  芯片制造业的繁荣又直接带动了上游芯片设计及材料设备业的发展。截至2007年末,大陆芯片设计企业超过500家,其中上海就有近200家。一些拥有自主研发技术的半导体设备和原材料公司开始出现,打破了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上海半导体中心效应,更带动了周围二线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如意法半导体投资百亿落户无锡、英飞凌投资10亿美元成立英飞凌科技资讯(苏州)有限公司、AMD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1亿美元建微处理器封装测试厂等等。

  来自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380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40%。至此,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一跃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最集中、上下游产业链最健全、实力最强的地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走向成功。与全球其他产业发展良好地区相比,上海的产业规模弱小、抗风险能力差,企业竞争力普遍偏弱,上海集电路产业“大而不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