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智能计算>业界动态> 英特尔锐炫显卡DX11性能更新,并推出全新英特尔PresentMon Beta

英特尔锐炫显卡DX11性能更新,并推出全新英特尔PresentMon Beta

作者: 时间:2023-08-21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锐炫正式推出DirectX 11驱动更新,为PC游戏玩家带来更强劲性能,同时发布全新工具帮助发烧友和游戏社区更好地衡量和评估系统性能。准备好一起进入极客世界吧!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2308/449780.htm


去年锐炫台式机产品发布时,我们承诺过会持续优化升级,带来更出色的体验。现在,英特尔锐炫的DirectX 11游戏的性能得到了提升,性能更强劲,体验更流畅,正如今年年初DX9游戏获得重要提升一样。


image.png


通过最新Game On驱动的发布,英特尔提升了英特尔在运行一系列备受欢迎的DX11游戏的性能——为游戏玩家带来平均约19%的帧率提升,平均约20%99th Percentile帧率流畅度提升。对于拥有英特尔锐炫A750显卡的用户,可以直接下载最新驱动,在《守望先锋2》、《DOTA 2》、《Apex Legends》等游戏中获得体验升级。而对于正在寻找游戏升级体验的用户,现在就是入手英特尔的绝佳时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此次更新揭开了英特尔锐炫DX11优化的序幕,上述游戏只是本次优化的开始,英特尔将陆续为用户带来更多游戏的体验升级。


image.png


英特尔不会止步于此,将致力于持续优化英特尔锐炫显卡。此次DX11的优化升级是英特尔在软件优化和游戏技术集成方面践行对玩家承诺的又一力证。自台式机显卡发布以来,英特尔累积发布了30次驱动更新,为57款新游戏提供发售首日(Game on)优化支持,并为众多游戏提供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改进。由AI驱动的英特尔XeSS技术在游戏领域发展势头迅猛,现已获得超过70款游戏的支持。


英特尔还为发烧友带来了一款名为“PresentMon”的工具,可能大家之前就有所耳闻,这是一款英特尔在多年前开发的工具。“PresentMon”可以为许多用于图形性能分析的软件提供支持。今天,英特尔发布了英特尔®PresentMon的第一个测试版本,通过对该工具的全面优化升级,为发烧友们带来更加易于使用的体验。此外还添加了新功能,方便玩家进行游戏性能分析。


英特尔PresentMon可以提供一些炫酷功能,首先是全新的Overlay(叠加视图)。


image.png7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Overlay可以在运行游戏时在屏幕上显示性能数据,帮助玩家实时遥测GPU的电压和温度等,实时分析大量信息。同时也可以查看99th Percentile帧时间与GPU占用率图表。对于想要了解系统运行情况,探究背后技术的玩家,英特尔PresentMon能够带来令人惊艳的体验。


带来的另一个炫酷功能是称为“GPU Busy”的全新指标。它不仅非常“极客”,而且反应迅速。简而言之,用户通过它可以看到GPU实际使用了多少时间进行实际渲染而不是处于等待状态,或者在运行游戏的PC是否处于CPUGPU平衡,这些都让“GPU Busy”指标看起来既实用又有趣。欢迎大家深入了解这个指标,未来英特尔也会带来更多这方面内容的分享。


英特尔®PresentMon所采集的数据可以用于赛后分析,适用于评估所有GPU厂商,并可以在DirectX 91112Vulkan上运行,也包含许多用于PresentMon的命令行工具。开发人员可以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上独立使用PresentMon,英特尔也会持续对该工具提供支持。


对使用Overlay和该工具有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英特尔®PresentMon产品页面等方式获取快速演示并了解概要。


总结一下,这是英特尔锐炫显卡迈出的重要一步。新发布的驱动为DX11游戏带来平均约19%的性能提升。在英特尔锐炫A750显卡上,《守望先锋2》的游戏性能提升高达33%。英特尔也发布了用于评估游戏性能的全新工具——英特尔®PresentMon。英特尔锐炫从未停止前进脚步,英特尔锐炫A750现在的表现更加出色!


通知和免责声明

实际性能受使用情况、配置和其它因素影响而异。更多信息参见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

没有任何产品或组件能保证绝对安全。

您的费用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某些结果是基于估计或模拟。

英特尔技术可能需要支持的硬件、软件或服务激活。

所有产品计划和路线图可能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英特尔公司,英特尔、英特尔logo及其它英特尔标识,是英特尔公司或其分支机构的商标。

文中涉及的其它名称及品牌属于各自所有者资产。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