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电源与新能源>市场分析> 金融危机让我们反思对新能源的疯狂投资

金融危机让我们反思对新能源的疯狂投资

作者: 时间:2009-06-03 来源:《英才》 收藏

  风能、生物质能和新兴煤化工几乎都走过了同样的历程:高额利润诱惑,疯狂投资,产能过剩,最终泡沫破灭。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4911.htm

  2008年底,德国杜尔、英国BP和日本原弘产株式会社几乎同时宣布从中国风电领域撤资,这被业界看做外资重估中国风电价值的标志事件,继而质疑中国风电事业的投资价值。

  金融危机冲击了企业,但更多的是让中国重新反思那些曾经疯狂的投资。

  没有核心技术:中国组装一台风机有20%的核心部件需要进口。光伏行业的原料依赖进口,原因就是没有生产原料的核心技术。

  市场急剧萎缩:生物柴油、煤制甲醇由于没有配套的混掺政策,几乎没有进入市场的渠道;光伏行业的市场几乎完全在国外,受到危机的冲击,海外市场的萎靡也就宣告了光伏行业的萎靡。

  政策依赖明显:国际上行业都是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才可以维持;光伏发电有市场竞争力最乐观的说法也在10年以后;生物柴油、煤制甲醇在随着高油价时代的结束,几乎与成本形成倒挂……

  奥巴马新政 又一轮泡沫?

  虽然金融危机让这个行业面临了一次挑战,对某些企业甚至是灭顶之灾,但是全世界对的热情依然不减。

  热衷于新能源的并非仅有中国的企业家。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次贷危机以来,可再生能源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产品规模和数量均翻了一番。

  据金融危机来袭前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球太阳能上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超过100倍,是全球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四五倍。体现全球可再生能源股票价格变动情况的世界新能源总回报指数在过去5年内累计增长了281.62%,而同期摩根士丹利世界股票综合指数和世界能源指数仅分别上涨52.26%和95.17%。

  最新的消息显示,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Google正在疯狂进军新能源领域。

  Google目前已经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与专注于太阳能的eSolar公司和专注于风能的Makana合作,前后对其分别投资了1.3亿美元和500万美元。另外,Google在2008年5月还向太阳能发电公司Bright Source投资了1000万美元。

  Google做的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的:“你们可以在拯救世界的同时赚到钱。”

  危机的余波犹在,全世界要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奥巴马给出的答案就是新能源。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