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嵌入式系统>业界动态> 硅之变:英特尔眼中的新世界

硅之变:英特尔眼中的新世界

作者: 时间:2009-07-21 来源:互联网周刊 收藏

  曾经科幻电影里特有的画面会在现实生活中一一呈现:不同类型设备之间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处于不同位置的人们能够浸入到同一3D虚拟环境中互动,电线将从人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96408.htm

  美国西海岸6月17日,当国内的广播、电视还在提醒人们以防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避免到人多的地方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内却门庭若市。这家有着25年发展史的博物馆内,聚集了不同年龄层次的技术精英以及来自全球的媒体。他们来参加(博客)一年一度的研究日—一场关乎计算的技术秀、一扇透视未来的窗口。

  从算盘到计算器、、苹果机的原型乃至以后的大型机和PC,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记录的只不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剪影。但这个剪影折射出的是IT界神话一般的硅谷,这个狭长的地带曾经在一天内造就36个百万富翁,也曾创造了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生产力。

  “你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将不会认为我们的所为是疯狂的。”把这句话高高地挂在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墙上,和馆内的“古董”形成鲜明的反差。似乎想要以此来宣布,未来,并不遥远。

  创造明天

  “每天早晨,我睁开眼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想该怎样去创造未来。”虽然年逾60,但英特尔CTO、英特尔高级院士兼英特尔研究院总监贾斯汀在谈起英特尔研发时,双眼依然闪烁着光芒。这位深受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影响的科学家试图把德鲁克的那句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做到实处。

  贾斯汀并不是在说大话。当你开车路过英特尔位于硅谷的总部时,你会发现英特尔办公楼上四个醒目的单词“Today is so yesterday”。“我们必须看得更远,这是英特尔思想、责任感的体现”,贾斯汀对《互联网周刊》说,“这种思想有时候是研发的压力,但英特尔工程师身上的责任感会让这种压力变成一种信念,你知道,压力会不断推动技术前行。”

  这种符号学上的意义让人联想起了英特尔于5月开始的品牌宣传——英特尔与你共创明天。这是英特尔三年来最大的一次市场推广活动,也是英特尔首次摆脱产品、以品牌形象进行推广。“intel inside”让英特尔的身份深入人心,但PC行业的日趋饱和让这个半导体巨人开始想要通过塑造新的形象来打破消费者对英特尔的传统认识。

  “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让消费者重新或者说更好的认识英特尔,英特尔的芯片虽然主要还是在PC上面,可远远不只在这个领域里面,在很多其他的领域也已经实现了。”英特尔中国区市场与渠道部总经理张文翊曾多次对媒体表示。

  深藏在骨子里的危机感,让英特尔想要在市场回暖前“创造明天”的意图,更为明显的表现出来。近40项最新的前瞻性研究成果被划分为四个展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炫酷的车载娱乐设备、语音操控电视与电脑间的互动,化身为3D形象进入游戏中来一场决斗或者冒险,甚至通过“争议查询器”来进行信息筛选以判断网略信息的真实性……

  这还是你们所熟悉的那个穿着防尘服的、一板一眼的英特尔吗?硅在英特尔的手中似乎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