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EDA/PCB>业界动态>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过热?需警惕40-90nm部分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过热?需警惕40-90nm部分

作者: 时间:2017-03-17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收藏
编者按:近两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从IC设计、制造到封测甚至设备材料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其中制造环节尤其火热,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兴建先进晶圆生产线。这不免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是不是过热了?

  3月15日,在SEMICON China 2017的产业与技术投资论坛上,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也对此发表的自己的观点。

本文引用地址://m.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3/345343.htm

  他认为,从中国大陆每年对产品的需求量和自给率来看,目前的投资规模谈不上过剩,甚至可以说还远远不够。

  从魏少军的统计来看,中国大陆本地每年消费的产品总额大约有八百多亿美元(扣除设计、制造、封装等产业重复统计后),占全球比重的25%,然而我们自己能够生产的产品则仅有7.3%左右。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过热?需警惕40-90nm部分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过热?需警惕40-90nm部分


  如果按照50%的自给率计算,仅产能每月大概就需要100万片,但目前我们的实际产能只有15万片左右,缺口还比较大。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国内的投资规模并没有达到过热的地步。

  不过,魏少军同时指出,虽然总体产能投资还不够,但从工艺节点来看的话,目前我们已有产能和计划产能基本都集中在40-90纳米阶段,等这些产能先后开出来后,势必会造成资源过度集中,出现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然而先进工艺却严重匮乏,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当然,造成这样的情况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我们自身缺乏技术和研发能力;其次是和国外厂商谈合作的时候别人不会将最先进的工艺拿出来。

  所以总体来看,魏少军认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需要继续加大投资,优化产能配置、强化研发投入、培养IC人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需要有持续的战略判断力、预见力和执行力。



关键词:集成电路晶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